共计 9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纽约时报》称,中国官员最近已开始谈论投资多样化的问题。中国减缓购买美国国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美元资产贬值的担心 国内经济学家分析,就中国而言,随着市场波动,通过交易调整债券结构,在对外投资中获利,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 美国财政部的最近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为此,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认为,随着美国政府债台越垒越高,中国等亚洲国家越来越不情愿给美国人买单了。《纽约时报》的文章称,中国最近创纪录地减持250亿美元美国国债,尽管这一数据还有修正的空间,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乃至亚洲各国对美国国债的兴趣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现在需要换个能替代中国的新债主,比如已经开始学着存钱的美国人。 纽约时报:中国担心美元贬值 2006年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一共购买了新增美国国债的一半以上;而在今年上半年,两地买入的美国国债仅占美国增发的8000亿美元国债的9%。 数据显示,从1994年至今,中国内地和香港持有的美国国债净值虽然在逐年上升,但占新增国债的份额却是不再增长。从1994年到2004年的十年间,中国内地和香港持有的美国国债份额由不到8%上升到25%。从那时起,随着美国人举债增加,这一份额开始缓慢下降,到今年6月份,这个数字下降为24.7%。 最近几个月来,中国官员一再表示担心美国的通货膨胀会造成中国手中的美元资产贬值,并开始谈论投资多样化的问题。中国减缓购买美国国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这种担心。 经济学家:中国做了一个漂亮波段 近日国内部分专家表示,减持行为并不释放什么信号,值得称道的是,中国此次减持踏准了市场脉搏,做了一个漂亮的波段。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中国此次做了一个漂亮的波段。截至今年5月,美国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自去年年底时的低点反弹了80个基点至160个基点。中国在5月份增持380亿美元美国国债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又继续一路上扬。中国选择在此时减持部分美国国债,踏准了市场波段,低买高卖,在交易中获利。 中国减持251亿美元美国国债是比较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就中国而言,随着市场波动,通过交易调整债券结构,在对外投资中获利,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