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最适合居住的美国城市:百年波士顿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8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适合居住的美国城市波士顿是一座海港城市,临大西洋。1630年,英国人从这里大规模登上北美土地,将这附近的地区命名爲New England (新英格兰),显然认爲这里是他们的新家园。1775年,这里和附近的13个州一起,率先举起独立的大旗,打响了历时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这里是当时重要的军港。到了1941年,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里是重要的后防补给基地。如今,半个多世纪又过去了。这里既没有了军舰,也不见远洋商船,俨然变成了风景宜人的旅游港。来到波士顿而不来海港看看,似乎总是说不过去。

所以,女儿和我,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中午,站在了海港码头的岸边。那天中午的气温,肯定在20度以下,强劲的海风瞬间就吹透了外衣和衬衣。游客稀少。女儿事先在网络上买好了游船票。但没想到的是,我们登船后发现,诺大的游船上,只有我们两个乘客;更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只有我们两个乘客,游船居然准点啓航!

游船缓缓地驶离港口。一位身着制服的白发老者走进舱门,自我介绍说,他是游船的解说员。平时是在驾驶室里通过扩音器讲解的,现在只有我们两个游客了,就索性直接给我们讲解了。我和女儿相视一笑:真是贵宾级的旅游了。此时雨停了,我们索性把座椅搬到前甲板上,视野一下子开阔了钗h。

游船向偏东方向驶离港口,旋即右转向南,进入波士顿港湾。港湾再向西,就是马萨诸塞湾,进入大西洋了。我们的游船在港湾中逆时针方向转了一圈,再绕回到图左侧的查尔斯河出海口,最后回到码头,两端之间的距离大约在8公里左右。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港湾地图。

沿途,我们不断地向老人提问题。女儿对美国近代史比较熟悉,问题很有深度,从而调动了老人的兴致,解答的也很细致。记得,我们聊过如下几个话题:

西海岸边的Fort Independence(独立要塞),见下图。这是一个巨型炮台。在两个方向上各有7个炮口,既可以打击来自海上的舰船,也可以打击已经侵入到海湾中的舰船。老人说,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该炮台是防御英国战舰入侵的重要据点。算来,这座要塞比中国鸦片战争早了六十多年。当年,清朝政府如果不仅购买大炮,还派员考察过此地的炮台且回去仿造,或酗什磢韖N史就要改写了。

长岛。港湾出口的正中,有一个条状岛屿。老人说,早年这里是监狱,后来改爲垃圾堆放地,且爲此修建了连接陆地的桥梁。再后来,有人看好这里的风光,投资修建酒店和别墅,这里变成了休假胜地。我本来以爲,这个岛屿应该是一处军港。老人说,军港建在长岛西方的另一处岛屿。我想,或闭O那里的自然条件(如码头吃水深度)更好些,或闭O不希望在紧邻市区的波士顿码头停靠军舰。

机场。在码头的左前方,就是巨大的波士顿国际机场,隔几分锺就有飞机起降。伴着头顶上巨大的飞机轰鸣声,老人说,这个机场是填海建成的,与城区的公路联系主要靠海底隧道。机场的全名是General Edward Lawrence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爱德华·劳伦斯·洛根将军机场),是纪念在波士顿本地出生的一位将军。老人说,填海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再将围出来的土地卖/租给商业机构,收回的投资再用于填海,由此完成了多处工程,扩充了大片土地。

游艇。在我的印象中,游艇是奢侈品。只有极少数富翁才有能力自行购置游艇。这次在波士顿港口,看到了大片停靠的游艇。这些游艇,大多数不是很大,看上去应该不是很昂贵。我问老人,会不会驾船。老人笑了。他说,从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随父兄经常驾驶自家小船出海,或钓鱼、或游览。我问他:学会驾驶此类小船,困难吗?他说,如果是一般驾驶,保证让你半天之内就能学会。但若想驾船出海,还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看样子,老人应该不是富豪,否则爲什麽到了退休年龄还在做导游工作?由此是否可以得出结论:驾船出游,是这里普通百姓的生活内容。

一个多小时后,游船靠岸。我们谢过老人和工作人员,离船上岸。在一家咖啡馆小憩之后,我们游览了靠近海港的街区。有一处老建筑很有意思。它在十七世纪是一所中学,后来曾做过民主党在麻省的总部,现在却变成了娱乐场所。楼前的一座小毛驴(美国民主党象征)铜像,楼外人行道上一片古老的地砖(寓教于乐的“跳间”),在无声地向路人诉说着这里的过去。

太阳落山后,我们乘坐地铁回到了旅馆。

我的波士顿游记,本来可以到此结束了。这些,是我从中国大陆居民的视角,记下的观察心得。已经在波士顿生活了两年的女儿,在我们游览港湾后也写了一篇博客随笔,题目是《向海?或向河?》,其视角已经与我有明显的不同了。摘其要点晒在这里,作爲游记的结束语吧。

昨天陪爸爸进城游玩,从长码头(Long Wharf)乘船出海。天气反常地冷,六月中气温不过十几度;密云欲雨,偌大的一艘游轮上,只有我们两个。负责讲解的老爷爷索性和我们一起坐在船头甲板上,随手指点沿途景物,说起周围岛屿的名称来历、港口船坞的兴衰往事,都如数家珍。Logan机场就在左舷不远处,起降的飞机不时轰鸣掠过;右舷方向是南波士顿(South Boston)的天际线,以及废弃已久的炮楼和工厂。这些都是填海填出来的陆地,自十八世纪起从南北两端向中间合围,只留下一道窄窄的开口。我头一次如此接近真正的大西洋。天光开处,海天相连,从这里出去,五千公里之外,便是葡萄牙国境。

港湾四百年来波士顿海岸线变迁,浅色的部份都是填海出来的

我们掉转船头回航,迎面望见downtown那并算不上壮观的楼群,如同一个身量未足的巨人面向港湾张开双臂。我忽然有些明白它们存在的逻辑。从海上所见的波士顿,和另一侧河上的风貌迥异;她原是如罗马神话中的门神雅努斯(Janus)一般,有决然相反的两张面容。朝海的东岸更古老些,从十七世纪的小渔港,到十九世纪远洋贸易的兴旺船坞,演变为今天高楼林立的商业区。与此相联系的政治权力也几乎未曾变换过位置:市政厅几易其址,终究还是离码头近在咫尺。

而面朝查尔斯河的西岸,一开始并不惹人注目。Boston Commons本是牛群游弋的牧场,地势较高的灯塔山相当于居民舒适的后院,到了十九世纪,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依河而建,把原本孤悬于河道上游的哈佛与城市更紧密地连结起来。世纪之交,后湾被整饬一新,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相继移往今天的位置,麻省总院和哈佛下属的一系列医院成为医学科学化的桥头堡。从那时起,波士顿逐渐以其文化、医疗、教育产业而为人所知,商业港口的地位却日薄西山。世易时移--西岸压倒了东岸。

这只是我的猜想,它让我开始用不同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我们回到岸上,穿过喧闹的Quincy Market,迎面便是新市政厅的水泥外墙。这座时运不济的建筑,不知被多少波士顿人咬牙痛恨;无数艺术家曾经试图驯服它粗野生硬的气场,马友友的音乐花园提案也弗悗咻芋C我却有点开始同情它,这个城市不开心的丑孩子,固执地守在战后萧条的东岸,决意要和西岸那些靡丽的建筑样式划清界线。不要过分责怪那个时代。为何不在这里停留片刻,摩挲混凝土立面之下,那么多郁结不去的情绪。

老边的札记   《波士顿游记,港湾》

相关: 波士顿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4-10-23上传,共计2854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