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玩转英格兰:麻州北部风情录

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41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洛厄尔(Lowell)是麻州北部一个城市,以前知道这里近年有相当数量的柬埔寨移民,但我们却从来未来过此地。谁知这个如今看起来有些萧条的小城,却在美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被称作“美国工业的摇篮”。7月26日星期五,我们陪老姐来这里的美国纺织历史博物馆(American Textile History Museum)参观。

博物馆就位于当年的一座纺织机械制造厂建筑内。如今下面两层由博物馆占用,上面几层则都改建成了豪华公寓。与其他城镇的建筑五花八门不同,洛厄尔城里有很多这样造型规整的红砖厂房,可见当初遍地工厂的景象。美国的工厂制造业在20世纪就纷纷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了,这里的纺织厂更早已停産,但建筑物还可利用,多数都改造成公寓式住宅或办公楼了。

进入纺织历史博物馆,宛如步入美国纺织业的时光隧道。最早来到美洲新大陆的移民当然是用手摇纺车来纺线的,原料早期以羊毛、麻等爲主,后来还有棉花、蚕丝等。

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具有世界先进技术,但在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却还要靠旧式的人工织布机。当年造反抵抗英国而获得独立的美国,又数次与当年的主子作战,哪儿好意思向人家索取技术呢,那麽进口先进技术只有靠非法途径了。

说起美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札惜坐@是这位斯莱特(Samuel Slater)。这个从小在纺织厂学徒的英国人,精通当年工业革命后的先进纺织技术,他用假名偷渡到美国,18世纪末在新英格兰的罗得岛和麻州等地建立了若干纺织厂,因而被称爲“美国工业革命之父”,但却被英国人斥爲“叛徒”。

博物馆内有斯莱特(Samuel Slater)画像和事迹介绍。另一位对美国工业做出贡献者是进口商人弗朗西斯科-洛厄尔(Francis Cabot Lowell),他借进口英国纺织品之机,参观过若干英国纺织厂,把厂内设备情况统统铭记在脑海中,在19世纪带回美国复制。这座工业摇篮城市正是以他的姓“洛厄尔”(Lowell)来命名的。但是,我在博物馆内寻找了两圈,却没发现他的画像与事迹介绍。不过我将在后面转贴一篇介绍这两位的文章,正是度过该文,我才想来看看这个博物馆了解美国工业发源史。

靠“叛徒”斯莱特和“剽窃者”洛厄尔开创的美国纺织工业,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将国龄不长的美国带入大工业阶段,虽是历史的进步,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弊病随之産生。纺织厂等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雇佣了很多男女工人甚至童工。而棉纺业需要的棉花则靠南方的黑奴种植采摘。美国资本主义工业伴随着残酷剥削和血腥奴役而兴起。

当时黑奴和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这些图片记录了当年本地一座纺织厂的厂房突然垮塌的景象。当时有数百名工人正在工作,二十余人当场死亡。而厂房倒塌后因内中存有棉花布料等易燃物而引发大火,又引起更大伤亡,死亡人数过百。发达国家如今已经避免这样的惨案发生,但在发展中国家还不乏在重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200年前的覆辙,工业灾难时有发生。

因爲博物馆建筑原本就是厂房,不用特别布置就是车间模样,展示了美国20世纪的各类纺织机械。馆内还有教育中心,供少儿们动手。并爲成人和孩子提供与纺织编织时装制作相关的培训课。

纺织业是一条龙生産,除了棉纺织布,还有印染绣花等工艺。

当然更少不了时装设计与制作。

馆内正有个“婚纱”特别展览,展出的婚纱收藏是百多年来本地有名有姓人士的结婚礼服,有些是名人,有些是普通百姓,但婚纱各有特点。我最喜欢这部分,叫作“创造性——发现你自己的方式”,婚纱并非千篇一律的拖地长裙,而是可以根据个人性格与喜好去创意改良的。

参观过了美国纺织业历史,还在博物馆里的拟]吃了西式午饭。出来也观看一下这座洛厄尔城市的风貌,此城有很多历史保护古迹都与工业相关,街道上停着蒸汽火车头和老式有轨电车。这电车好像还能工作呢。

城里的希腊大教堂,看这大金顶,可以想见当年的富有和辉煌。虽然洛厄尔如今不是个富有的城市,街道上人迹稀少,透着冷清萧条,但其在美国工业历史上的作用却是值得回味的。

附录转贴:

《美作家历数美国”山寨史”》

叛徒斯莱特

叛徒斯莱特”在美国的纺织厂

有关美国指责中国企业侵犯美国知识産权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姑且不论这些指责引发的争议,就历史的角度而言,美国自身曾经就是一个突出的“剽窃者”。《创新的黎明: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者、美国经济学作家查尔斯-莫里斯写道,“如果19世纪的美国发明了可窥视英国工厂的魔术望远镜,他们肯定会使用它”。他说的就是美国的“山寨史”,那时美国人特别热衷“山寨”英国纺织技术,而英国爲了严密防范,则设下各种限制。

英国纺织技术令别国艳羡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进行産业革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国已在世界生産、科技、贸易等领域全面领先。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也逐渐建立起一套新的科技体系,其中最显著的是棉纺织业与钢铁工业的突破和发展。特别是作爲産业革命源起的英国棉纺织业,其他工业大国加起来也远不能跟英国相比。有统计称,到 1840年,英国棉纺织品约占英国总出口额的一半,出口市场遍布欧美非亚几大洲,爲英国带来相当可观的财富。

英国技术和贸易的突出发展自然引起潜力巨大的新兴国家美国的“关注”。据《剑桥美国经济史》,独立之前的北美殖民地制造业规模有限,英国的《航海条例》对殖民地生産或出口钢铁、帽子、毛纺织品等做出很多限制,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就是爲了反对这种限制。美国独立后,政府内部经过激烈争论,出台了旨在鼓励制造业扩张和经济增长的重商主义政策。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还发布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正式报告,引入专利制度以鼓励发明和创新。

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专利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人或团体”都可以申请专利,但1793年,法案被修改爲仅美国公民可申请。根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网站公布的数据,从美国第一部专利法公布的1790年到1835年,美国颁发的9225项专利中,没有一项是授予外国人的。这与当时英国在世界工业技术中的领先地位是不相称的。实际上,这一时期美国授予的专利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对英国等工业发展较早国家的同类技术的“山寨”。

“叛徒斯莱特”爲美国建厂

早期的英美关系充满着各种暗流,英国不仅在政治上干涉独立后的美国,还在经济上进行制约,两国间充满着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爲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甚至对民衆移居美国采取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严厉禁止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业工人离岸。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名册,提供他们的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前者往往被剥夺公民权和财産,后者则被罚款和送进监狱。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旅客法”,进一步有效阻止经济困难的工匠和産业工人移居美国。英国人还很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棉花加工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案定爲严重的犯罪行爲。

在美国精英看来,英国对技术转让布下的障碍分明是打压美国的伎俩,目的是让美国无法脱离低端生産的地位。美国也是有对策的,费城制造业协会会长、曾在18 世纪90年代担任助理财政部长的坦奇-考克斯就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奖金系统,还派间谍去英国偷窃机器图纸。美国商会、制造业主也千方百计吸引英国工人,或派人到英国进行游说,或在英国报纸上登载招聘广告。钗h工匠闻风而动,有些甚至藏身木桶偷渡到美国。很快,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出生于英国纺织之乡德比郡的斯莱特小时候在带来英国纺织业革命化的纺织机发明人理查德-阿克赖特的合伙人那里当学徒,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织技术。“从报上得知美国正在奖励、资助研制新式纺织机的消息”,尽管签有“忠诚守护商业秘密”的契约,他还是偷偷熘上开往费城的轮船,用假名来到美国。1789年,美国罗得岛州的商人布朗说服斯莱特帮他建立一家纺织厂。两人达成协议,布朗负责爲建立纺织厂承担经费并在市场出售産品,斯莱特则负责建造机械设备并监督运作。此后十多年,类似工厂在马萨诸塞等地相继建立,到1809年已有50家棉纺厂在新英格兰等地同时开工,斯莱特等人打造了美国最早的机械纺织帝国。曾任美国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后来称斯莱特爲“美国工业革命之父”,但英国人叫他“叛徒斯莱特”。

“美国工业革命的摇篮”

在英美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中,还有一个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美国人弗朗西斯科-洛厄尔是美国波士顿进口英国布料的商人,和不少英国商人熟识,因此获准参观一些英国纺织厂。他特别注意观察那些当时尚未引入美国的动力织布机,边看边用脑子记下工艺细节。1812年美英开战后,洛厄尔乘船回国,路上被英国海军拦截,关押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英军基地。英国人认爲他涉嫌窃取技术,但将他的行李搜了个遍,却没发现一点罪证。事实上,谨慎的洛厄尔早已将那些技术印入脑海。

洛厄尔回国后,与在纺织业经验丰富的一个伙伴合作研制出自己的织布机,并在马萨诸塞州建立多家企业,被后世誉爲美国制造业的突破。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家是 1815年洛厄尔和波士顿联营公司建立的纺织厂,将纺纱和织布结合起来。它们是美国第一批现代企业的代表。1818年,洛厄尔去世,5年后,纺织厂所在的小镇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洛厄尔已经成爲人口上十万的中等城市,被称爲“美国工业革命的摇篮”。

有资料称,19世纪中期,美国人还想复制英国的谢菲尔德钢铁厂,该厂当时被公认爲世界一流。然而,美国聘请了最优秀的谢菲尔德工匠,都未复制成央C后来发现,冶炼谢菲尔德钢铁的关键是使用英国本地黏土制造加热的容器,这一点连英国人都不曾认识到。

对于这段往事,美国经济学作家查尔斯-莫里斯曾在《外交政策》上发表题爲《我们也是剽窃者——爲什麽美国在19世纪就像中国一样》的文章称,“今天,中国就是那个新兴的上升力量,而美国却成了防范年轻崛起者的霸权。对中国而言,美国扮演的角色同两百年前的英国毫无两样……而当年美国的野心比今日的中国大得多……指责中国缺乏道德并无意义——国与国之间的游戏根本没有道德可言”。

楼中幽兰     《夏日玩转新英格兰(八):工业摇篮》

相关嬝炕G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4-04-20上传,共计4113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