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492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 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组织和宗旨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组织,由21个成员国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内由七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世界遗产委员会承担四项主要任务:

1、在挑选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时,负责对世界遗产的定义进行解释;

2、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当遗产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和保护时,该委员会让缔约国采取特别性保护措施;

3、经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该委员会作出决定把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给予技术和财力援助。《公约》规定设立。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截止2002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75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中国自1985年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 世界遗产的概念和种类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著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截止2003年,共有128个国家中有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

文化遗产: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自然遗产

《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1、 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 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 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景观及其它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它艺术。我国的昆曲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中国的世界遗产

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中国已有32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非物质遗产1项。在世界排名第三(第一为西班牙,第二为意大利),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大国。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名称        遗产种类       批准时间

泰山 文化和自然遗产     1987年

长城 文化遗产        1987年

明清故宫       文化遗产        1987年

莫高窟 文化遗产        1987年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文化遗产        1987年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文化遗产         1987年

黄山 文化和自然遗产     1990年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        1992年

黄龙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        1992年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        1992年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文化遗产        1994年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  文化遗产        1994年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文化遗产        1994年

武当山古建筑群    文化遗产        1994年

庐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遗产        1996年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文化和自然遗产    1996年

平遥古城 文化遗产        1997年

苏州古典园林     文化遗产        1997年

丽江古城       文化遗产        1997年

颐和园 文化遗产        1998年

天坛 文化遗产        1998年

武夷山 文化和自然遗产     1999年

大足石刻 文化遗产        1999年

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遗产        2000年

明清皇陵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文化遗产      2000年

龙门石窟 文化遗产         2000年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文化遗产        2000年

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2001年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        2003年

十三陵 文化遗产        2003年

明孝陵        文化遗产        2003年

昆曲        非物质遗产        2003年

中国遗产地域分布,全国17个省市有世界遗产。四个直辖市中上海、天津没有。

其中:北京6项、河北2项、河南1项、山西2项、江苏3项、安徽2项、福建1项、江西1项、山东2项、湖北1项、湖南1项、重庆1项、四川4项、云南2项、西藏1项、陕西1项、甘肃1项。

二、 外滩申报世界遗产的争论

(一) 争论的由来

在今年2月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十届一次会议上,由全国政协委员赵丽宏领衔(联署者施大畏 赵宇梓)递交了《建议将外滩建筑群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列为提案第0781号。 该提案主要内容:

上海外滩建筑群是二十世纪初叶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一直被世人称为“世界建筑博览会”。从外白渡桥到金陵东路共五十余栋建筑,汇集交融了西方建筑丰富多样的风格,并有中西融合、东西交汇的全新风格。如此精美绝伦的滨水建筑群举世罕见。这些建筑,虽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屈辱时代的见证,但它们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从上世纪初至今,外滩的建筑群一直是上海的标志和象征。时代的变迁,城市建设的发展,基本上没有破坏改变这些建筑,其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难以估量,即便是在西方的城市,如此规模,如此丰富精美的建筑群也极为罕见。

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建筑群作如下定义:“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或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列或连接的建筑群”,外滩建筑群以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完全有资格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希望上海市有关部门考虑着手申报工作。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成立外滩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论证组,对外滩的每一幢建筑的历史、建筑风格、完好程度作出科学准确的论证,写出申报材料。

2、严格立法,保护外滩建筑群。

3、对破坏外滩景观的建筑和设施,尽可能的加以改造。

今年6月20日上海《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政协委员赵丽宏一份“建议将外滩建筑群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正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上海市文管委正与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局密切配合,做申报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届时若能申报成央A这将是上海有史以来的第一处世界级文化遗产。随后,上海及国内很多媒体竞相报道这一消息。由此,引起了外滩是否要申报世界遗产的争论。

(二) 争论的焦点

随着上海外滩建筑群加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是什么、殖民地文化是不是文化、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的争论频频出现在国内的主要报刊上。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外滩建筑群是什么样的文化遗产”, 认为:“外滩建筑群形成于上个世纪初至30年代,那个时候的上海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各国殖民者蜂拥来到上海淘金,外滩建筑群是殖民者们留下的历史“杰作”,同时也是中国遭受屈辱和苦难的历史见证。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痛已渐渐被时间消磨得不见踪影,但历史毕竟是无法抹杀的,外滩建筑群的殖民色彩不会因为我们的健忘而消退。虽然我们尽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评价这一长排万国建筑,一些人尽可以对那段殖民历史持有不同见解,甚至百般粉饰,但是外滩建筑群代表的毕竟是一种殖民文化,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自揭伤疤,也可以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伤疤是不值得炫耀的。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09-08-21上传,共计4923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