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6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华盛顿银行”寄来律师函 两封信号码一模一样,让人看了不得不生疑 N本报记者 李大泽 游庆辉 实习生 孙晴 文/图 本报讯 这是一场来自所谓“华盛顿银行”的智力角斗,面对奖品为小轿车的诱惑,面对三番两次看似逻辑严密的电话“骚扰”,两位来自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胜出了。 4月10日下午3时,大四学生小华(化名)接到一陌生女士的电话,那女士自称是华盛顿银行的业务员,因该银行要打入福州市场,所以要对市民做些市场调查,做完一番调查还让小华留下联系方式,以便给他邮寄小礼物。 没隔多久,小华又接到该银行的电话,对方说华盛顿银行在深圳某广场举办一场慈善晚会,中间有举行抽奖环节,小华留下的手机号中奖了。由于小华没在晚会现场,所以主办方将把奖品和上次的礼物一并寄给他。 昨天下午,小华终于收到了一封来自深圳的信,打开一看,是封律师函,上面说要小华打电话联系华盛顿银行来领取奖品,并说明了具体的领奖办法。虽然小华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中了个奖,但当他回到宿舍,发现舍友也在看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信,于是他起了疑心。 “这两封律师函的流水号一模一样,抬头和落款打印不规范,落款的打印还不完整。”小华说,而且舍友在收到律师函前,同样也接到那个“华盛顿银行”的电话,对方所说内容和给他说的几乎一字不差。为证实小华所言,记者依律师函上留下的律师事务所电话,照拨过去,但对方对此次活动居然一无所知。 小华告诉记者,幸亏他和舍友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要不然还真被蒙了,另外他想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提醒,若接到了类似的信件和电话,千万不要相信。 □相关新闻 千元“笔记本” 转眼成了玩具 N吴臻 林飞 林东 本报讯 昨日上午10点多,福州沈先生经过迎宾路时,被一名50多岁的老人拦住。老人拿着一台笔记本计算机,说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急着用钱,所以他把儿子的计算机拿出来卖。沈先生瞧老人态度诚恳,就以1000元的价格把“计算机”买下了。 但沈先生回家后,却发现计算机根本无法保存文档。后来他到修理店一问,才知道买了台几十元的玩具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