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黄石公园旅游早鸟

34天环游美国(十七)

9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0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离开湖畔,在我的新版地图的清晰导引下,LENKA领导着我们一行数人奔向新目标。沿途风景依然美丽。人们常常会困惑于关于旅途的一个问题:在旅程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对待途中的风景与终点的风景。有些人更在乎过程,不放弃经过的一花一叶;有些人只在意终点,省略一切可以省略的滞留而一路奔跑。我们通常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放弃一些,体验一些,追逐一些。然而问题并不会因此减少:放弃哪些?体验哪些?追逐哪些?有限的人生行囊里,常常同时装着两种东西:欣喜和遗憾。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欣赏这座城市,所以,尽管知道走了一路的遗憾,还是一路匆匆冲冲,别无选择地期待着最后的欣喜。

 

毫无疑问,芝加哥是一座可以让人期待并会如约满足期待的城市。这里交汇着钢铁水泥摩天大楼和天色水鸟轻风碧波万顷。这里坦露赤裸着资本和资本家的巨大力量,也崇扬膜拜着艺术和艺术家的天才梦想。这里的最低海拔只有176米,但却如同高原般具有极低的沸点,每一双眼睛每一个心灵每一个愿望都会轻而易举地开始沸腾。这里到处都陈设着人类文明的骄傲和光荣,但游客们的目光却总是不约而同地寻找同一个焦点: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那里有一座有名的剧场、一个有名的喷泉、以及一颗更加有名的豆子。

如果说中央公园是纽约的骄傲,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象征,那么千禧公园则是芝加哥最闪亮的明珠。公园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面积为24英亩,总共耗资4.75亿美金,其中2.7亿来自政府拨款,其余的资金则得到了包括波音公司、箭牌、英国石油、美国第一银行等私人企业财团的慷慨赞助,以换取对公园内建造物的命名权。

从“千禧公园”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在设计之初大概也是要迎接新世纪的,只可惜美国人完全缺乏“献礼”的概念,这片原定于2000年对公众开放的奇美空间,实际到2004年才闪亮登场。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几乎不会发生。在我们需要某件事在某个时刻出现的情况下,那是一定要出现的。建个20多英亩的公园完全是小儿科,就算是再修个圆明园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是嫦娥飞月也可以完美地安排在国庆节,万民同欢,普天同庆,天朝上邦,阿弥陀佛。

当北京的世纪坛和伦敦的世纪蛋如期问世的时候,芝加哥的千禧公园却依旧羞羞答答。但当那些献礼建筑修东墙补西墙里外打补丁时,这座充满了现代艺术气息、散发着优雅迷人魅力的公园却令全世界为之惊艳!

 

下午4点,我们到达了千禧公园。阳光依然灿烂,温度依然很高,我们当然很热。所以,大家并没有急着参观这座名气大得很、模样俊得很的公园,而是直接来到公园内的一处流水渠旁,痛快地泡起了脚丫子。作为公园内的一处景观,这条水渠吸引了许多游客,渠内清澈的流水也吸引了许多脚丫子。渠里有许多硬币--和中国一样,美国景点的水中都布满硬币,看来这种祈福游戏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大家顺序坐在渠边的木质平台上,任缓缓的水流带走燥热和疲倦,轻松和快乐荡满全身。SCOTT的右脚出了点状况。他带了三四双舒适且专业的鞋,但依然没能避免脚部伤痛的出现。他说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表现。尽管问题不大,他还是决定到此为止,要离开我们先撤回到大巴。而且这里他以前来过。LUCIE的脚也似乎要出点状况--她觉得要出状况。为尽力避免状况的出现,她也决定离开我们,快速逛下公园后开始逛鞋店,要买双新鞋。JB没的选择,自然只能跟随。JESSICA也决定单独行动。这里,成了我们这个临时团队的散伙点。这种聚聚散散的灵活组织方式也在以后的旅途中成为常态。




千禧公园有三大镇园之宝:剧场、豆子、喷泉。

建筑大师弗兰克·盖瑞(Fra n kGahry)设计的“露天音乐厅”(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宝贝。这是一个不太好描述的怪异建筑。剧场坐落在一大块草坪的远端,银光闪闪--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不锈钢曲面营造出极奇特的视觉效果。有人说外形象贝壳,可我却一直觉得象极了小时用易拉罐改制的烟灰缸。草坪上纵横的不锈钢骨架与剧场相连,共同构造出了一个完整通透的独立空间。穿过剧场外壳顶端的视线,毫不意外地会落到几座摩天大楼之上。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那些巨大建筑所展呈的利落线条和简洁几何造型,成为了剧场的完美背景。在这里,市民可以免费欣赏各种演出。许多市民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在草坪上观看一场电影。


从时间上看,大概还需要至少两个小时电影才能上映,但这些悠闲的芝加哥民众早已迫不急待地在草坪上摆开了阵营:沙滩椅、折叠桌、野餐垫、冷藏箱、音响、饮料三明治薯片色拉。。。装备精良、供给齐全。这样的等待是不会无聊和心焦的--事实上,这似乎不该算做是电影前的等待,而应该是野餐会+悠闲露天电影。相比于这些阳光下自在慵懒的美国人,中国人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挤得是奶吃得是草等等一系列美德显得坚强而悲哀。 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不能与民同乐,30年未曾再见的露天电影也只能遗憾地擦肩而过。在JB和LUCIE脱队购鞋之前,我们及时地在剧场前合了张影。阳光斜映,照片上的人们同样轻松而慵懒--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颗紧张奋进只争朝夕的心是不合时宜的。我们约定,晚8点在绿龟大巴停车位附近的一处食品超市外集合,然后共进晚餐。


从剧场向东走不上几步路,那个如雷贯耳牛气冲天银光四射的大豆子便赫然闪入眼帘!

大名:云门(Cloud Gate)

小名:豆子(The Bean)

设计:英国雕塑家Anish Kapoor

造价:2千7百万美元

规格:高10公尺,宽13公尺,长20公尺

重量:110吨

材料:168块抛光不锈钢板材

造型:豆子豆子豆子豆子。。。

 

这颗被我们念叨了一天的超级豆子的确惊艳。由抛光板构成的外壳完全就是一个造型奇特的曲面镜,将蓝天白云高楼大厦树木花草行人飞鸟完全收入其中。那些影像是如此之清晰瑰丽,在稍远处竟让人感觉这颗豆子的表面是那么干净。

当然,近处细看之下,也还是有些灰尘的,以及鸟的排泄物。




从云门这个大名来看,或许设计者更在意的是这个大块状所映射出的天空--芝加哥的天空完美地收纳于这件作品的上半部,称之为云门倒也贴切得诗情画意。但无论是芝加哥人还是外来游客,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它的小名--豆子--这名字虽有些乡土气息,但绝对形象亲切顺口。从亮相的那天起,这颗全世界最大的豆子就毫无争议地成了芝加哥的新标志之一,每天都吸引着各国游客的目光。


从豌豆芸豆等豆子一样,这个超级大豆子的外型也是随着角度不断变化,而表面映出的万千景象也绝不雷同。最奇幻的景象是在豆子的底部。从这里向上望去,由于曲面的变化最为丰富,上面的镜像也千变万化。仔细观察,可以在上面找到数个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变型不同的自己,如此诡异玄妙的变化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艺术家绝对是这个星球上的宝贵财富,可以轻而易举地这我们营造出超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当然,前提是对想象力的接受。



N多年前,北京市曾经轰轰烈烈地搞了一次建筑戴帽行动,许多建筑--特别是长安街两侧的许多建筑都光荣地被戴了帽子--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琉璃顶--而且多是绿色的。据说这种整齐划一的传统姿态可以彰显出北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那些泛着绿光的琉璃顶就这幺骄傲地统治了北京的天际线许久。有时候想想,如果每座城市都弥漫着和谐单调千篇一律的文化气息,这些城市里的居民自然也只能别无选择地精神蜗居着--那些蜗居着的满足且或得意的精神们,是不需要讨厌的脊骨的。还好,北京现在终于可以不戴帽子了。有了国家大鸡蛋、央视大裤衩、鸟巢水立方等许多惊世赅俗的牛建筑。

何润宇 《34天环游美国》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环游新西兰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2-09-03上传,共计3052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