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8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路过了费城76人队主场,穿过了小城巴尔的摩,跨过了萨斯尔哈纳河,就进入了华盛顿特区。此时已是下午4点半了,留给我们游览华盛顿的时间实在是少的可怜。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华盛顿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都设在这里。华盛顿也是美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有9所高等院校,许多文化机构、博物馆、艺术馆和纪念性建筑物。1984年5月15日,华盛顿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在经过了国家美术馆和奥巴玛发表就职演说的国家大草坪后,就到了国立航空宇宙馆。坐落在华盛顿市中心的航空宇宙馆,是号称全美观光人次最多的博物馆,收藏着莱特兄弟雏型飞机、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用原子弹轰炸长崎广岛的B-29轰炸机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飞行器,展示了美国近百年航天史的发展历程。走进展馆,只见大厅上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飞机,下面则放满了火箭、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玤。2O多个展厅里各种展品琳琅满目,配上高科技的声、光、电,使人如置身在科幻世界中一般。据称,这些展品大部分都是原来的实物,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参观价值。
17点20分左右,来到了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建在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一座白色的三层建筑物。主楼有一个白色大圆顶,圆顶上站着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雕像,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主楼两侧连接着南、北翼大楼。宏伟气派的政府大厦是华盛顿的象征,那标志性的白色大圆顶,是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国会大厦又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之一,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在这里办公,国会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大厦北翼是参议院(上院),南翼是众议院(下院),里面还有一个雕像厅,放置着美国各州历任议员的巨型雕像。国会大厦西边有一个人工湖,湖边有一组青铜雕像群,居中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是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东边的大草坪则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国会大厦内部允许游人自由前往参观,不过要先到访问接待处领取参观
券,并在规定的时间限时参观。站在湖边远眺着国会山,只见白色的大厦被草坪和树林环绕,犹如置放在绿绒毯上的象牙雕刻,映衬着蓝天白云及湖光水色中的层层倒影,美不胜收。我们看到的虽然只是国会大厦的后门,却一样的宏伟壮观,一样的魅力无穷。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绕到湖对岸去近距离的观赏国会大厦,更不可能进入精美豪华,气象万千的大厦内部参观(周日不开放),只能带着遗憾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17点40分,来到了白宫南门。白宫是一座三层楼的白色大理石圆形建筑,坐南面北,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是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届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一楼有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西厢房内。南面是被称作“总统花园”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可在此起落。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世界公民开放,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官邸。9.11之后,白宫戒备森严,游客只能在白宫的后门(南门)外参观。我们站在隔离区外,透过白宫的铁栏杆围墙向里面眺望着,但见碧草如茵,绿树成荫,一长排低矮的修剪整齐的小篱笆灌木挡在了喷水池前,喷涌的水流高达数丈,形成了一个洁白晶莹的塔状水柱。整座白宫静悄悄的,除了屋顶上的两个警卫人员外再看不到一个人影。我们站在隔离区的铁链条边,以白宫为背景拍照留念,证明曾到此一游。
18点10分,来到了林肯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建筑物,是为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解放黑奴的伟大先驱,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整座建筑呈长方形,长约58米,宽约36米,连基座高约25米。36根古朴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圆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着林肯在世时的36个州,纪念堂东门外宽阔的58级台阶象征着林肯58年的人生。走进庄严雄伟、气势非凡的纪念堂,正中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林肯坐雕像,他的手安放在椅子扶手两边,神情庄严,目光凝重,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林肯沉思时的像貌。雕像上方的题词是“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左侧墙壁上刻着林肯连任总统时的就职演讲词,右侧墙壁上刻着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著名演讲词。周围还装饰着有关解放黑奴、南北统一,以及象征正义与不朽、博爱与慈善的壁画。林肯于1865年4月14日被刺身亡,这位杰出的历史伟人虽然被残酷地暗杀了,但他的精神将永存在这座伟大的纪念堂中。
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位于国会大厦和林肯纪念堂的中轴线上,是一座白色大理石方尖碑,高169米。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是清政府赠送的。纪念碑内有898级台阶和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登上碑顶后可远眺华盛顿全景和四周碧草如茵的国家大草坪。 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建有一个约610米长的长方形水池。因为可以倒映出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的倒影,被称为倒影池。我们看到的水池不知何故已经基本干枯了,只剩下中间还有一汪清水。就在这小小的一汪清水中,还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华盛顿纪念碑的一些倒影。据说在池水充盈时,水池中纪念碑的倒影就如同一把躺着的白色宝剑,入夜以后,和灯火辉煌的国会大厦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是华盛顿有名的一大胜景。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眼福了。
被称为“黑色的墙”的越战纪念碑坐落在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是为了纪念越战时期牺牲在越南的美国战士而建。在总长500英尺,由140块黑色大理石构成的V字型墙板上,镌刻着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阵亡的美国男女军人的名字。每天,都会有人在自己的亲人或原来战友的名字前面留下供品,包括婴儿时代的照片、军功勋章、啤酒等。越战老兵纪念碑已经成为了普通美国人展现现有的以及永久存在的悲痛和哀思的地方。 墙的前端,又粗又高的铜旗竿上挂着两面旗帜,上面的那面是美国国旗,在风中迎风飘扬,国旗下的那面表示哀悼的黑色旗帜却垂落着,给人以一种沉重感。在铜柱底座,雕刻着美国陆海空三军的军徽和一个凹凸形的五角星,五个角的凹槽里放着五支白色的玫瑰。纪念碑附近还有三组越战美军战士的铜雕像。越战之后,卸任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书中写着 “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和那个国家的人民去辩论,去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用我们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其他国家。” 这一段从“血和火”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值得人们永远深思和记鉴。
同样位于宪法广场,离越战纪念碑几百米远处的韩战纪念碑,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19个头戴钢盔,身披军用斗篷,手持冲锋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神情紧张地“搜索前进”。雕塑群的旁边是一座长长的黑色花岗岩纪念墙。磨光的墙面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的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前端刻着一段碑文“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意味深长,令人深思。雕塑群前方地面上的小方座碑上刻着的另一段碑文却词意含糊,使人费解。碑文是“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另外的几块小方座碑上则写着朝鲜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联合国军人数等。 宪法广场上还有一座二战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二战期间服役的美国军人而建的,我们只是在车子路过时匆匆看了一眼,因为只是一闪而过,所以什么也没看清。
到达最后一个景点杰弗逊纪念堂时,已是19点了。杰弗逊纪念堂是一座罗马万神殿式风格的白色大理石圆顶建筑。 这座造型古朴雅致的纪念堂直径45米,高约29米,是1943年为纪念以平民精神而闻名的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 杰弗逊诞辰200周年而建。纪念堂外围环绕着54根科林斯式花岗岩石柱,每根石柱长约13米,重45吨。 纪念堂三面环水,隔着潮汐湖和正北面的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湖岸边种植着几千株日本樱花树。每年樱花怒放季节,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映衬着湖中纪念馆的白色倒影,典雅高洁而秀丽妩媚。纪念堂的北面是大斜坡状台阶,站在台阶上仰望,可以看到由8根大石柱支撑的门廊山墙上一组庄严的大理石浮雕。那是美国独立前夕,杰弗逊等5人受大陆会议委任,起草《独立宣言》的情景。年轻的杰弗逊站在中间,他的左侧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他的右侧是罗杰•谢尔曼和罗伯特•利文斯顿。 这组石雕像的作者是纽约的雕刻家温曼,他受杰弗逊纪念堂修建委员会的委托,赶在纪念堂落成之前完成了这个作品。登上7.6米高的石阶,就走进了纪念堂。大厅内非常简洁,中央耸立着高近 6 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内壁上刻着由他起草的《独立宣言》的一部分。记念堂里还有其它当时参与美国宪法草案委员的石像。每年3、4月,这里会被樱花包围,成为有名的赏樱胜地之一 。
离开宏伟庄严的杰弗逊纪念堂和亦被称为樱花湖的美丽的潮汐湖,时间已近19点半了。我一直都很想自费参观一下华盛顿杜莎夫人蜡像馆,因为蜡像馆中不仅陈列着美国各届总统和世界历史要人的蜡像,还模仿着白宫内部结构让游人一览究竟。展出的50座名人蜡像中有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肯尼迪、克林顿、奥巴玛,英国首相丘吉尔,法王路易十六的玛丽王后,天王巨星杰克逊、拳王阿里等政要和名星。还有白宫发言中心、白宫总统办公厅、总统圆锥形办公桌等可供游人体验和拍照的实体。可是实在是没有一点多余的时间,只能遗憾的放弃了。
在前往餐厅的路上,经过了五角大楼。这次车子开的稍稍慢了一些,以便能让我们看清楚这座闻名全球的建筑物。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总部所在地,由五幢五层的楼房联结而成,从空中俯瞰,该建筑呈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据介绍,五角大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它拥有办公面积380万平方米,是纽约帝国大厦的三倍。现有约23000名工作人员在此办公,最大容量可供4万人同时办公。楼内走廊总长度达28公里,电话线总长超过16万公里,每天至少有20万个电话进出,每天接收邮件逾120万份。楼内有各种时钟4200个,饮水器691个,卫生间284间,各种电灯16250个。此外,楼内餐饮、商店、邮局、银行、书店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楼外的4个大停车场可停放汽车约1万辆。五角大楼四周公路围绕,如果从外部看,它只是一个平平淡淡的灰黄色五层楼房,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有从空中俯瞰,才能看到它的硕大无朋。除节假日外,五角大楼每天都免费接待公众参观,在大楼入口处,有接待游客的大休息室,休息室里摆放着用不同文字印制的“说明书”供游客选择。游客登记之后,以20~30人左右为单位,由一名军容整齐的军士带领,进入五角大楼参观。导游军士在参观过程中始终面向游客,以退步行进,边走边向游客作讲解。整个参观过程为1小时,其中还包括12分钟看录像。五角大楼欢迎公众参观的目的,是告诉纳税人,军费是如何开支的,军备竞赛的方向和军费增加的必要性,以便得到民众的支持和国会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