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黄石公园旅游早鸟

11年黄石公园游记(二)

6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2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横跨美国怀俄明州、爱德华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位于中落基山和北落基山之中。今天是抵达黄事故的第二天,今天的目标是牦牛, 下瀑布和热泉。

天亮的很早。大家六点锺都准时起了。我从凉台上探出头去透一口新鲜空气,干干的凉凉的,很爽。预报高温在80度左右。又是一个好天。大家做饭的做饭,煮咖啡的煮咖啡。早餐简单但是丰盛。有绿豆稀饭,全麦面包夹午餐肉,白煮蛋,牛奶,咖啡,水果等等。大家一边吃一边交流第一晚的感受。不约而同的,几个人同时说:这房子一点都不隔音啊。真的,木头房子虽然好看,但是墙壁可以说是有名无实。几个不同音域的鼾声时而此起彼伏,时而汇合混声,加上涛声作背景,简直就上演了一出地地道道的小夜曲。必须坦白,我家LG绝对是那领唱的角儿。声音高而拖着长腔。哈哈。大家说着,吃着,昨天还是空空荡荡木屋,突然变得鲜活而且有情趣。

言归正传。根据事先研究结果,黄石公园的主要公路呈8字形。主要的景点,又多在这个8字形的沿途。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完成8字上边的这个圆圈,明天则走下面那个圆圈。

任重道远。于是抓紧时间,整理好装备,两个车便一前一后出发了。上了路向右手,过桥再向右,就可以看到黄石公园的北门在路的左边。黄石公园有五个入口。北边是唯一真正有“门”的,它有一个罗斯福拱门。转眼来到门前,衆人下车参拜。擡头望去,拱门由深色岩石砌成,古朴而坚实。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记载说:The Roosevelt Arch cost $10,000 when it was built in 1903. President Teddy Roosevelt laid the cornerstone. The arch is 50 feet high, and the main opening is 25 feet wide. At the top of the arch are these words: “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 — words taken from the 1872 act that created the park.

拍照留影之后,上车开了几步,便是真正的黄石公园的大门了:门票收费站。门票价格极合理。一车一票,一周有效,25刀。附了钱,Ranger 给你一个地图和收据,收据上注明日期。 每天出入出示收据就可以了。

进得公园,开了仅仅四英里,便来到一个去处,叫猛犸温泉(Mammoth Hot Springs)。 它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盐沈积温泉。它最显著的特点当属米涅瓦阶地,那是几千年来冷却沈淀的温泉水所形成的一连串阶地。不过这天早上,我们只在这里稍作停留,拍了照片,就继续赶路了。毕竟就在家门口。但是没有想到,猛犸温泉后来给了我们当中两位曾经来过黄石的驴友一个惊讶。

我们车子向东开。一路上山。一进山,我就感觉目不暇接。东看西看。雪峰,草甸子,树木,瀑布,流水,鹿群,鸭子,什麽都新鲜。哪儿都想停车。心想,随便割个几十亩地,搬到圣路易都是奇景了。

我们很快发现,在黄石开车是有点规律的。首先车少。虽然每年有几百万人到这里来玩,但是在路上你不会遇到车辆接尾的情况。相反,多数时候,路上会看不到车辆。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其次是路标还是很清楚的,要注意看。再次就是如果你看到前面有些许车辆停下来,必定是有好看的景色或者是动物了。我们有次也不知爲什麽停车了,结果后面的车辆也跟着停下来,一老美上来问:看到黑熊了吗?嘿嘿,发错信号了。

开到Tower Roosevelt游客中心,然后不顾所谓的8字圆圈,继续向东。 你会看到一大片草甸子,这里叫Lamar Valley。是看动物的好地方。特别是牦牛(Bison)。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牦牛,好多好多。 我们停下来的地方,大约有一二百只吧,其中有好多Cubs。 牦牛很好玩,巨大的身体,厚厚的毛,大约是夏天的关系,毛在脱落中,一块一块的。对人车,它们是见怪不怪了。过马路也是我行我素,从来不用考虑红绿灯。一派主人翁的态度。我们要离开时,正遇一大牦牛当道,车辆只好停下等它。可是它就是不走。看它耍赖,我也学样,往地上一坐。LG拍下了我和牦牛当道的一幕。事后大家都说挺有意思的。行者 (驴友9个,看来没有称号是写不下去了。对不起,各位驴友。)说,给照片提个名吧?比如你“牛”,我比你更“牛”! 或者,“你不走,我也不走!” 顺着他的意思,我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不自量力五兵想当钉子户,下联是:不屑一顾牦牛看破搞笑剧。横批: 比比谁更牛。智者也口占一幅:牌匪牌霸站两端,野牛无奈只长叹。横批:盼“城管”。 (注:牌匪,牌霸是我和勇者在牌桌上的雅号)这个“盼城管”,寓意深长, 把我笑的个天翻地覆。智者真牛。

离开Lamar Valley, 我们原路折回到8字圆圈向南。一路上山一直开到积雪带。夏天短打扮拍雪景,大家都喜出望外。在高原上继续行走,到达了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主要目的地:上下瀑布。

临行前听说,今年黄石水特别大,是看瀑布的大年。黄石公园瀑布衆多,我们在一路上已经有所领略。但是位于峡谷村(Canyon Village)的上、下瀑布最著名。上瀑布高33米,而下瀑布有94米高,比美加边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高一倍多,比中国的黄果树大瀑布高出20米。看下瀑布,我们是走的是Brink of Lower Falls Trail. 从这里你可以步行到离下瀑布降落处只差几米的看台。千万不要错过。这里的瀑布太壮观了。水,是急急地飞奔过来的。因爲急,所以在往下倾泻的时候水浪互相推挤,看上去像一块凝固的翡翠。然后一落千丈。碎成粉末的翡翠到底之后拍出惊天震耳的喧闹声,立刻反弹回来, 在瀑布中段托出一轮彩虹。这种场面,人会看呆掉的。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它的震撼。难怪在黄石三大最著名景观中,这里是排在第一的。

心存“下瀑布”留下的震撼,继续前行。这次是向西。从Canyon Village 向西开12英里,就到了另外一个不容错过的黄石景点:Norris Geyser Basin。


热泉在自然界并不多见。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热泉集中地。在这里有10000个间歇喷泉,热泉,泥泉,和蒸汽泉。多数集中在中西偏北部。Norris Geyser Basin是最大的一个Basin。一走进Basin,一股硫磺味扑鼻而来,又呛又难闻。Norris很大,里面有两条木制的trail供游人观看里面衆多的地热景观。由于地表很薄很脆,直接踩在上面是很危险的。


眼前的景象的确是非常的奇异。有些地方只冒热气,有些地方有水看似安静, 但是不定时的有热泉喷涌而出。有的地方是滚开的水发着咕噜咕噜的声音,有些地方则象是滚烫的泥汤子, 上下翻滚。各式各样的热泉看的我们眼花缭乱。不管哪种泉,水温都很高,而且含有丰富的硫化氢﹝H2S﹞,因此吸引了各式各样的细菌来这里生活。这些细菌各有不同的鲜艳色彩,所以産生不同色彩。回来之后和我老哥陈光炯谈起这些,他说是的。当年他在Connell读博的时候,曾经在Bozeman呆了两个星期,每天进黄石公园的各种热泉去采集细菌标本。哈哈,难怪我看这些东西象是一个个实验室的器皿,装着五顔六色的细菌,还有自动加热器。


不过我当时还産生了另外一个联想。电影《2012》。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还没有去过黄石,以爲是完全虚构。走在Norris的木头trail上,《2012》里面的一些场景和周围所见重叠起来。 突然意识到黄石公园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而且坐在三条断裂带的交接处。这些分分秒秒释放热能的美丽的泉眼的后面,是地下滚滚沸腾的岩浆……嗯,还是不要想的太多吧。不管怎麽样, Norris的景色是奇特而完全超乎想象的,美丽的神奇。


回家!中午多亏了几个小三明治,玩的连中饭都没有吃。晚饭后,大家还是兴致很高,开了半小时车去洗温泉。既然看了这麽多的地热资源,爲什麽不亲身体会一下呢? 回来才心满意足的睡了。什麽夜曲,涛声都没有听见。



鲁班石    《黄石游记(第二天)》

相关: 黄石国家公园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环游新西兰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5-03-20上传,共计3233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