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这是个犹太人和自由女神像的故事,是个从德国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逃过一死、侥幸生存下来的强者的故事。
1946年,他随父亲(同是奥斯维辛的幸存者)来到美国,在休斯敦跟着父亲做铜器生意。凭着天赋和刻苦,父子俩的生意很是红火,挣了不少钱。20年后,父亲去世,他便独自经营起了铜器生意。他由原先单一做铜门锁、铜门把,开始另劈途径——做过铜鼓、瑞士锺表上的配件、奥运会的奖牌等。他曾将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当时铜的正常交易价格爲4美元/磅左右),而这时他已经是一家较有名气、较有规模的公司的董事长了。但是,真正让他名扬美国的不是这些,而是自由女神像下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爲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数月过去,却无一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得到消息后,立即飞往纽约。在看国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废料后,他未提出任何条件,当即在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时钗h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举动理解不了,甚至背后嘲笑。因爲在纽约,垃圾的处理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弄不好还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将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将木头加工成搁像的底座;将废铝、废铅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了花店。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经他手后整整翻了一万倍。
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里,是没有等式可言的。当一些人抱怨生意难做时,另一些人正因爲数钱而累得气喘吁吁。人的脑子应该还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人用得多,有的人瞎用它。更有一些人索性就让脑子彻底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