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23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离开尼亚加拉3个小时,车过罗切斯特,一路都是凉爽宜人的阴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压城,暴雨如注。印象中这样的遭遇这是第二次。此前唯一的一次是在几年前的京津高速,大暴雨几乎让车寸步难行,车前一两米的距离都无法看清,暴风雨就像疯子一样撕扯倾泄。这一次暴雨没那麽大,但也已经让我失去了前车的指引,只能以50 Mile的速度行进。雨幕中,一辆大卡车疯狂超车,疾驶而过。
暴雨来去匆匆,但的确阴森可怖。高速公路上暴雨的一个重要技巧也是跟车,当然车距要保持得更远。走过了暴风雨,信心更足,唯愿老天爷能庇护我们顺利过关。很快我们从ALBANY方向再次来到加拿大边境,依旧要经过一座像BLUE WATER一样美丽的小河之上的铁桥,但这一次无心欣赏美景。
终于轮到我们过关了。我向边境检查官做了简短的问候:
“Hi Sir.”
“Where are you from?”
“尼亚加拉瀑布”,我如实回答,希望他能理解我们爲什麽会按照GPS的指引,又重新回到了美国境内。
检察官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在加拿大待多久之类),就把护照交还给了我们。我怦怦的心终于落地了。一过关,已经看不见检查站时,我对女儿说:
“LUCY,我们应该来一个拥抱。”
“现在开着车不方面,就免了吧”女儿说。
我们停车,翻开我们各自的护照,女儿最先发现,检察官在我们的签证页上划了一个大大的“X”。
“真应该感谢第一个边境的检察官,他在上面什麽标记都没做。”我说。我一路的心理暗示终于印证了:也酗 麽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只是虚惊一场。
剩下的100多个Miles里,我们比蒙城灿烂的阳光还要灿烂。苏轼生病时去见一个和尚朋友不遇,喝了一瓢泉水就下山了,赋诗一首“心安无事是良方”云云,看来,吾道不孤,尽人事,知天命,诚然!
爲了庆祝我们顺利过关,在距离蒙城只有1小时的车程时,我们在女儿最爱的PIZZA HUT(就是类似国内的“必胜客”)好好撮了一顿。店很小,我们在外卖窗口点了嚏A服务员后来才明白我们是“For Here”,闹了个小笑话。
余下路程非常顺利,7点左右,我们就抵达了蒙城的位于著名的Sherbrooke大街上的Hotel Omni Mont Royal(1050 Sherbrooke Street,West Montreal, QC H3A2R6 TELE: 514-284-1110)。刚下高速进入蒙城市区时,发现塞车异常,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出现了一起交通状况。
Omini Mont Royal的服务员非常热情,有求必应。一位叫做Maria的店员接待我们,爲我们定上了第二天晚上太阳马戏团(CirqueduSoleil)的演出票,演出票很贵,但太阳马戏团是发家于蒙城的女儿最喜欢的剧团,我又忍痛了一次。当晚,爲了庆祝过关,9点多我和女儿决定去酒店旁边的电影院看场电影。
从Omini Mont Royal出来右拐,过一个街区,就是一家大的IMAX电影院,电影院中全是前呼后拥的年轻人。有人说,在加拿大,每个城市风貌大不同,如果说温哥华是一座适合老年人的城市,多伦多适合中年人生活,那麽蒙城绝对是一座“最年轻”的城市,这座以艺术气息而闻名的小城有四所大学(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McGill、Concordia大学),年轻人非常多。晚上九点多,一个个都在呼朋引伴,前后簇拥,间或夹杂着几个年轻中国学生的汉语,听来尤感亲切。这是我们第一次进IMAX影院,票价不贵,才9.6加元。在超大的屏幕上看哈利*波特2,的确很过瘾。
在城市丛林中探索,最好的方式就是像阿甘一样,用自己的脚步去衡量每一寸土地,第二天一大早,按照我和LUCY的约定,我先去跑步,然后去蒙特利尔美术馆,LUCY则留在旅馆睡懒觉。在美国东海岸,我们一路看下来都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女儿早已意兴阑珊,提不起什麽兴趣来。我六点起来跑步,先是出宾馆向左穿过蒙特利尔美术馆,皇家山,再回到麦吉尔大学校区,才发现这所学校全是花园式洋房,建筑非常古典堂皇,最后回到著名的Sherbrooke Street。据说这条街上集中了蒙特利尔70%的财富,一路跑下来,发现名不虚传,全是大银行、高级饭店和办公楼。
吃完早饭,我去美术馆,女儿留在宾馆自己看电视。蒙特利尔美术馆也收藏了不少印象派的作品,并有一个独立的现代美术展室。照例,我将所有印象派大师的作品都拍照存念,里面有不少毕加索的收藏,也有一些莫奈、德加、塞尚、梵高、雷阿让的作品(女儿总是笑话我不懂艺术,总是忙着拍照,连看画的工夫都没有,这是公允之言)。蒙特利尔美术馆的免费的,里面正在展出一个法国时尚设计师的作品展(当年爲麦当娜设计金薯蝒满A名字我也没有记住)。里面陈列的设计大都妖冶奇特,有着非常强的女权色彩。
回到酒店,我们取了车赴皇家山。那里是蒙特利尔的最高点,可以一览衆山。山上有着名的圣约瑟大教堂(St.Joseph Oratory),是北美最大的教堂之一,也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罗马的*)。教堂内室有上千平方米,里面的雕刻和壁画非常精致壮观。共分两层,下面一层是一些关于教堂的历史介绍和纪念物等等。从教堂外的栏杆处鸟瞰蒙特利尔,美丽的圣劳伦斯河就在眼前,鳞次接毗的建筑物错落排列。
下一个景点是蒙特利尔的地下城。Omini Mont Royal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向左五分锺就是蒙特利尔美术馆,不到半个街区就是地下城。地下城的确不小,从服装到食品都有售,女儿没有发现她心爱的Clairs,我们就会酒店游泳了。下午5点,我们来到了蒙特利尔最著名的码头游览区老港(Vieux Port),一侧就是靠近河边的太阳马戏团演出所在地。步行街两侧都是表演杂耍的艺人,7、8月份正好是蒙城著名的“嬉笑节”(Laugh Festival),每个人懒洋洋地坐在那里,喝着小酒或者听着音乐,一幅慵懒的样子,看看天空、白云,和闲散的人群,好不优哉悠哉。
晚上6点,太阳马戏团的节目在黄蓝相间的大帐篷里准时上演,几千人的马戏团里,座无虚席。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以专业、创新和传递欢乐精神而闻名,在一个互联网和计算机、电视摧毁一切传统娱乐方式的年代,太阳马戏团纯粹依赖对于欢乐理念的全新发掘,赋予马戏团以新的形式:现代化的灯光布景、炫奇的现场体验,和职业化的制造快乐精神,赢得了观衆。全场马戏团用电脑布景模拟海潮、河水和南美热带风光,空中飞人、中国小演员的高跷顶碗,小丑和专业演员都尽心尽力表演,观衆欢呼声不绝。其中特技演员从高空身着银装翻落的镜头,都富有创造性,营造了一个成人也感觉到幻奇幻色的童话世界。看完演出,重新回到老港的步行街,人们在悠闲地喝啤酒、闲逛,这也算是蒙城的闲适文化。
27日早晨,我计划跑步到大洋马戏团所在地,途经艺术区的“嬉戏节”,6点10分左右,先抵达了著名的诺特丹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教堂外空无一人,只有一两个做早礼拜的大妈出入。从外表看,诺特丹圣母大教堂简直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对称结构,两座锺楼,圆拱形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但教堂太宏大了,几乎无法捕捉进相机图框中。我推门进入大厅,里面也是空无一人,巨大的彩绘玻璃天窗,和内室宏大的建筑风格,美得让人窒息。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精雕细刻的教堂之一,尤其是三个彩绘玻璃天窗,让人叹爲观止。穿过教堂大厅,里面还有一间很大的礼拜堂,上面的木刻版画之精美,很有毕加索的风格,一些早到的信徒们陆陆续续进入默念礼拜。等我重回大厅时,一位神父看见了我,告诉现在还不是参观时间,礼貌地把我请出了教堂。
从Notre-Dame大街出来向西走200米,就是老港和太阳马戏团的所在地。大街上行人稀少,马戏团旁边的圣劳伦斯河雾气蒙蒙,游艇和船只都还在睡梦中一般。回到Notre-Dame大街,一位电视台女主持人和摄像正在忙着做早间节目。
蒙城的闲适需要时间。11点多,我们匆匆告别了这座北美最富艺术气息的小城,向本次旅行的最北部城市魁北克进发。
文:sunrise88
相关链接: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