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黄石公园旅游早鸟

初到美国

8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3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如果说美国之行是轻松愉快的,那得从在芝加哥转乘去儿子那里的飞机后算起。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担心着在芝加哥机场过取行李、过海关、再托运行李和寻找登机口等关口时,我在家准备的那些英语口语能否够用,真怕因说不明白造成拖延而耽误再次登机的时间,因此对飞机降落前窗外芝加哥大湖岸边干净的高楼和林间民居的美景,真没兴致去欣赏。下了飞机走在通往海关的通廊时,脑子里基本空白了,根本想不起来那些本来都背好了的那几句英语。在排队等待过海关时,旁边转悠着各种肤色的男女警察,还领着狼狗对旅客们的随身行李闻来闻去的。一位年轻女士的小拖箱被一条狼狗可能是闻得时间长了一些,结果那位女士被一名黑人女警察带走了,这时我的担心和紧张已经变为有点恐惧了。再加上排在我前面的那位中年男子被盘问了那么长时间,等轮到我上前时已是战战兢兢了。还好,我听懂了那位海关官员“为什么来美国”和“要停留多长时间”的询问,并脱口而出用英语了回答了“看儿子”和“一个月”,甚至当他把目光转向妻子时,我还主动地告知:“这位是我的妻子,我们时一起的”。真没想到盘问会如此简单地结束,那位海关官员就开始让我们留了手印,并在我们的护照上盖章放行。这时想起了行前看的资料上说的,过了海关才算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不由得一阵轻松。然而这点轻松难以延续,紧接着又是取出托运的行李,被检查和再次托运行李。我的英语已经对付不了关于行李里的东西用途和价值的盘问了,多亏排在身后一位黄面孔先生帮忙翻译才得通过。而后从这里乘机场轨道车去我们登机的航站楼,又需要不断地向看似中国人的黄面孔打听。等我们站到排队等待安检的队伍里时发现,前后已经看不到中国人了。而且最不礼貌的一关就是安检,早早的就被告知,上身只留一件衣服,还要解下皮带脱掉鞋子。好在这并不是只针对我们中国人的,衣冠楚楚的白人先生们也是依例而行。当然我理解美国机场的安检为什么比我们中国还严厉,这确实不能只怪美国人。当我们终于坐到登机口前的凳子上时,几乎不敢确认行程中最难的芝加哥机场转机一关已经告破,可以放松一些了。


   

上网得知,我们这次转机的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大机场,这里每天要起降两千七百次航班,每年大约有7200多万名乘客经该机场来往穿梭于世界各地。但大机场起降的可不都是大飞机。和从北京飞来时乘的是波音777大飞机相比,我们从这里再次起飞时可是一架只能载客七八十人的小飞机,登机时那些高大的美国人能几乎把中间的通道塞得密不透风。尽管我发现乘客中之中只有我和妻子是中国人,但没关系了,这最后的两个多小时飞行我什么话不说都行了,因为我们再下飞机时就有儿子等在那里了,心里自然真正开始轻松,甚至开始有心情提升所处时空的旅行价值了。这里已经全是外国人了,这才叫出国啊。以前跟团出国所到景点几乎仍是中国人的天下,记得在法国埃菲尔铁塔下排队登塔时,到处都是老张老李的中国人相互呼喊声,预期中的异国情趣顿时全无。而今真是名符其实的出国旅游了,就连机上的服务员(中国式称谓)也不像北京飞来时飞机上那样双语服务了。说到这位服务员时没用空姐一词,实在是因为她的年龄在中国至少会被称为大妈。她不光年龄该当大妈,工作时的举止,对旅客的态度和表情也真够一位大妈。这架小飞机的经济舱里,就她这一名服务员。看他和旅客们说话时和蔼的笑容,就像对待自己溺爱着的孩子。我开始猜想或许他们之间是熟人,但我很快就否定了自己。她把送饮料小车推到我座位旁时,也看到她同样一脸亲切的笑容。为避免暴露自己英语词汇的贫乏,在她征求我的饮料选择时,我只用手指了一下矿泉水瓶子,她再次要我确认时,我YES了一句,结果可能是因为我发音不清被她听成了ICE(冰),于是我得到了一杯加冰的矿泉水。而当她返回我递给她空杯子时,得到的又是一脸亲切的笑容和一句同样亲切的THANK(谢谢)。这时,我在芝加哥机场转机时的艰难已经无影无踪了,轻松愉快地度过了来美国这最后两小时的飞行。这轻松愉快保鲜时间还不短呢,直至现在我还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国内空乘人员的服务效果是不是也用不全力依赖女性青春年龄和姿容?”


   

小飞机降落在德州EL PASO的小机场,这小机场延续着一进美国的愉快和轻松。机场一小就通廊很短,才两三分钟就要走出机场出口的大门了,但我还没看见取行李的传送带,开始有点怀疑走错了路。我不得不向聚在一起的几位机场工作人员发问了:“我的行李在哪儿?”,这句英语口语也是在家练习多遍的,看来真没白练。他们马上听懂了,其中一位示意我跟他走,一直领我走到拐弯出看见行李传送带。我转头向他说谢谢时,看见儿子已经进了航站楼不大的大厅朝这边跑过来……。在儿子把我的几个行李装进汽车后备箱时,我回头打量起这小机场的航站楼来。我说不上来建筑风格的二层楼高的航站楼,已经是很有些年代的老建筑了,建材就是石头、水泥和屋顶的铁皮,给人的感觉真像刚才小飞机上的那位空乘老大妈,虽不艳丽却是醇厚亲切有加。我又要对比了,飞机都是在天上而不是在航站楼里飞的,航站楼一定要建得像我们国家有些地方的机场那样高大豪华吗?

   

儿子喊我上车时我感觉好像到家。简单的洗漱后天色见晚,不管时差耽误的睡眠了先得好好吃一餐晚饭。儿子领我们去的是一家福建人开的自助中餐馆,说是这里物美价廉。很快桌上就摆满了儿子和妈妈拣来的蔬菜、水果、烤肉和海鲜。令我吃惊的是这美国西部的戈壁地方,竟然能有鱼虾贝类还不算,甚至还有能生吃的牡蛎。我不禁害怕起被宰来了,连忙悄悄地问儿子价格。儿子说每人11美元,加1元共12元,而他的奖学金每月税后1600美元,这样吃一顿真是比我们在大连还便宜又新鲜。饭后出来时,我拍了一张这小饭馆的外观照片,至此,我一进美国这一天时间已经由轻松愉快开始加上悠闲了。






瓦基米一世     《一进美国》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环游新西兰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11-26上传,共计2365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