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美国自驾游全攻略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72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特别说明,这次总结虽然多多少少会提到一些旅游攻略,但并不着重于此,更多的是对个人的游玩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其实在美国游玩非常的简单,吃穿住行都可以在网络上搞定。另外中国同胞的游记是相当强大,随便在Google上搜搜就能出来很多有用的攻略,然后再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些调整就搞定了。

对于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我来说,国家公园当然是有玩的重中之重。国家公园的官方网站是搜罗信息的最佳途径(http://www.nps.gov/index.htm)。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要求他们寄资料到你家,完全免费。如果一趟打算玩多个国家公园,可以考虑买他们的年卡,80块钱一年,可以有两个人的名字,在任何一个公园的入口都可以买到,而且还包括很多National Monument(国家纪念馆)和National Seashore(国家海岸)等,链接如下:http://www.nps.gov/findapark/passes.htm。还有就是国家公园有几个假日是免费的,也可以赶那几个周末过去(http://www.nps.gov/findapark/feefreeparks.htm)。

玩城市的话,基本就是有名的建筑、博物馆、公园等,看游记也都可以了解个大概,就不具体说了。有一个网站汇集了美国大城市的城市联票(http://www.citypass.com/),有兴趣的可以具体了解一下,这样既省钱又可以了解城市的大概景点。

租车玩美国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租车本来就便宜,我基本都是在hotwire.com, kayak.com, carrentles.com搜一搜找个最便宜的车就OK了。大大小小的山路也开了不少,SUV必然是比Economic Car给力,不过个人认为最经济型的车也够用了。还有就是注意租的车有没有里程限制,虽然不太常遇到,但印象中好像Enterprise有的车会有那种每天只能开多少里程的限制,不太适合长途旅行。

美国大部分租车都是同一地点取车还车,如果异地还车通常要收100-200美金的手续费。值得一提的是Hertz每年四五月的时候会有租车每天5美金的Drive Out Deal,就是从一个地点开到另一个地点,只需要每天五块钱。我们当时玩Utah就是从Phoenix开到Denver,正好把沿途的国家公园都玩了一遍,还不用开冤枉路。

住宿,基本上在美国的自助游都是住Motel或者Inn之类的,有时候在priceline.com, kayak.com, hotels.com搜一下比较便宜的宾馆,直接定了,反正提前24小时就可以免费取消。有时候甚至到了地方再找便宜的,可能比网上还会便宜一点,不过有一定风险。美国开发的实在是好,基本沿途都可以找到便宜的住的地方,只是条件一般,基本上都要借别人的网来用。不过有了Iphone以后方便太多了,只要在城市里有信号,随时随地都可以定宾馆和上网啊。

吃当然是旅游的一大话题,如果是自驾游国家公园,沿途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吃个自制的三明治别有一番风味。而如果恰巧饭点经过某个小城,也可以用Yelp.com搜索一下当地推荐的餐馆。顺便提一下,个人还是挺喜欢yelp.com的,在美国境内用起来非常方便,不过要仔细看评价,有些可能美国人喜欢,却不见得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安全是出游尤其是自驾游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偶尔会在新闻上看到中国留学生出去玩出事的报道,所以提醒大家,出门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景点少玩几个以后还有机会,生命最重要啊。另外说说超速,慢慢总结出来,辛辛苦苦一路超速,其实超出来的几分钟,到个加油站上个厕所就没了,所以超速实在不值得。美国基本超速10英里以内,警察是不会抓的,也还算在安全范围内。最好躲在车队里面,注意跟车距离就可以了。不过真的不要再多超速了,有被警察抓影响心情的概率不说,也不安全。

还有就是从国内来美国玩儿的司机们要注意,并线的时候千万要回头看,因为美国的车的后视镜是没有看盲点的小镜子的,如果不回头很有可能旁边的车在盲点里,这点确实没有在国内开车方便。另外,如果真的被警车盯上了,那么就乖乖靠边停车,等着警察过来就是了。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要下车。然后和警察好好沟通,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就不会有问题了。

 

 

再简单介绍一下几次长途自助游的开车经历吧。


1.  德州-加州:Texas-New Mexico-Arizona-Nevada-California-Arizona-New Mexico-Texas

初到美国,拿着个中国的驾照就跟着个有经验的司机开长途了,在国内虽然有驾照,但没什么开高速的经验。途中基本道路都很平坦,唯一要适应的就是速度感,加上美国跨州高速上其实都没什么车,所以开起来并不难。唯一一次遇到了大雨,开着有点小恐慌。还有就是从德州租的车没有防冻系统,因为是圣诞节出游,到了大峡谷车就不行了,雨刷器、转向灯就都失灵。清晰地记得我们大早上起来拿小卡片刮车窗上的冰的情景。最后撑到Las Vegas才有租车的公司换了辆更土的车,不过起码功能上没缺陷。

2.  黄石一行:Minnesota-North Dakota-Montana-Wyoming-South Dakota- Minnesota


第二次长途旅行,两辆SUV九个人,两部对讲机,呼啸着就奔黄石去了。作为主力司机的我,选了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副驾,每次都是全车第一个睡着,好在我出去玩都比较亢奋,大声放着音乐,吃着酸酸糖倒也没怎么犯过困。图中最难开的一段就是进黄石的熊牙路Beartooth Dr.,因为是进黄石最美的一条路,我们自然也不会错过,不过也是最险的路。记得有一段60度的大下坡,还专门有路牌解释短短的一段海拔一共下降了多少多少米之类的,只是现在记不清楚了。第一次开山路就开这幺险的,实在有些挑战,不过开下来感觉全程还算镇定,只要把速度控制好,在另一个车司机的指导下换不同的前进档,就没什么问题了。

3.  纵跨美国Minnesota – Iowa – Missouri – Arkansas – Tennessee – Mississippi – Louisiana- Florida- Georgia- Tennessee- Kentucky- Indiana – Illinois- Wisconsin – Minnesota。

在圣诞节和元旦期间完成的这次旅行,沿路开过去再开回来清晰地体会到天气的变化。去的时候,很快脱掉棉衣,换上短裤短袖,感觉无比幸福,再加上冬天的佛罗里达气候宜人,又不炎热;而回程从夏天开到冬天的感觉无比凄惨,一天之内温度从十多度到零下二十几度不说,沿路险象环生:在亚特兰大碰到大雾,只好推迟行程,到了中午才出发,却依然雾气弥漫,开在能见度只有五十米的高速上;经历过一场瓢泼大雨,在高速上以五六十英里的速度开,雨刷拨到最快,却还是看不清道路,只好减速跟着前面的大车开;从Indiana回明州,一大早开始下雪,在明州的经验告诉我们刚开始下雪的路面是最可怕的,沿途看到不少车冲进隔离带,沿路都捏一把冷汗,直到芝加哥路面才变好;亲眼看到了一场近在咫尺的车祸,眼看正前面三车相撞,我们就是那第四量。中间的大卡车追尾前面的小轿车,同时大车喷出一股黑烟,开始急刹车,紧跟大车后面的小车被前面飞出的碎片砸到,好在我们司机经验丰富而且周围没有太多车,急忙急刹车停在紧急停车道上。下车询问了一下,似乎没有人身危险。深刻地体会到美国跟车近是经常出现连环追尾的主要原因。所以此篇最后也善意地提醒大家,在美国,自驾游自然是最好的方式,但开车尽量不要超速,注意跟车距离,一定要注意安全。

4.  加州北-南:San Francisco-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Yosemite National Park-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equoia National Park-Death Velly National Park-San Deigo

这趟基本只有我一个司机,所以每天开车不超过六个小时。全程开车加游玩还是很累的,不过沿途见到不少美景,还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熊,也算值得。加上善解人意、一丝不苟的副驾,整体上还是非常完美的。不得不感慨,有的时候有个好副驾还是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或潜在危险的。

5.  凤凰城- 丹佛:Phoenix-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Antelope Canyon-Zion National Park-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Arches National Park-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Mesa Verde National Park-Black Canyon National Park-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Denver

这就是利用了Drive Out Arizona $5一天的租车Deal了。虽然只有两个女生,不过我们的开车技术还是不错的。另一个女生经验不多,但开车很稳,我自然也有机会放松的休息。游了我盼望很多年的犹他州,也算了了个非常大的心愿。






aero4400     《美国全体验 攻略》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09-17上传,共计3723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