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7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期待已久的纽约。
看了太多美剧,从GG到SEX AND THE CITY,从小曼哈顿到AS GOOD AS IT GETS,无数浪漫场景的发源地,无数次被飞机大炮外星人怪兽摧毁又奇迹重建的纽约城。
坐火车从费城到纽约,一下中央车站,熟悉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是什么呢?人多!
美国再没有哪个城市像纽约一样熙熙攘攘,到处挤满了人头,地面上没有想象中的干净,老旧的建筑物夹在无数摩天大楼中间,十字路口有人默然地冲过红灯,一切都让我想起上海。
这张照片是在往时代广场去的路上拍下的,喜欢这个街心的小公园,里面坐满了,看书发呆的人们,还有一个小小的流动图书馆,喝咖啡的时候可以随手抽一本看看。
著名的时代广场永远挤满了人,很巧赶上大屏幕在放关于上海的宣传片。看了一会儿,感觉并不深,至今为止最喜欢的还是力波啤酒的广告,很久以前了,不知道还有人记得吗。
在时代广场上逛了一圈,寻找买戏票的地方,一直以为百老汇就是一个剧场,没想到那些出名的音乐剧其实是散落在各个不同的小剧场当中的,为了买妈妈咪呀的戏票,朋友带我们走了足足半小时。当然,之后的表演并没有让我们失望,著名的欢乐音乐剧果然名不虚传,整个剧场都沸腾了,演员们安可足足三四次,最后音乐剧是在全场载歌载舞中结束的,走出剧场已经是深夜,天空一轮明月,沿着仍旧热闹的大街慢慢走回酒店,曼哈顿的夜晚令人陶醉。
去了帝国大厦,最喜欢金刚,那个在世界第一高楼上打飞机的大猩猩Q版造型令人想尖叫。参观帝国大厦需要长久的排队,严格安检也是少不了的,美国到哪里都有安检。
这是在帝国大厦顶端拍出去的照片,繁华纽约城尽在眼底,风极大,拍照时人人风中凌乱,照片就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太多美剧用过了,^_^。
在纽约逗留一周,其中在大都会博物馆足足待了一整天仍旧意犹未尽。不愧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虽然建筑没有卢浮宫来的令人印象深刻,但其中馆藏真称得上浩如烟海,而且完整,其他国家不提,光是中国的敦煌壁画,都有一整墙面一整墙面的完整展出。
(美帝国主义你们到底是抢了人家多少东西啊!)
这是在埃及馆拍到的,埃及人喜欢将生活中的一切保留下来,日常吃食也不例外,这两只已经成为大餐的鸭子经历千年仍旧让人垂涎欲滴,有没有想咬一口的感觉?
至于这个残破的半个人面,绝美的嘴唇让我想起从小痴迷的尼罗河女儿,曼菲士啊……
绘画馆里能够看到无数精品,包括伦勃朗和提香,有一群小朋友在那里画画,一点声音都没有,很乖。但是我走过去仔细看了两眼,原来他们人人面前都有一面镜子,画的都是自己。
小朋友们,你们为什么要到伦勃朗面前来画自画像啊……
PS:都是亚洲孩子哦,大家仔细看。
这天纽约大雨,但是博物馆里仍旧挤满了人,很庆幸我们在酒店买好了门票,否则真不知排队到何时。
中国馆,里面居然有一个完整的苏州园林,这是我常拍的风景,在美国的博物馆里看到,感觉很奇妙。
想与这些千年前的壁画合影一张,等了许久老伯伯都纹丝不动,我就……与他一起合影了。
中世纪铠甲馆,最近很迷剑风传奇,不知道大家有看过吗?大爱白鹰格里菲斯,这队人马非常像鹰之团出征时的样子,就连旗帜都很相似,欧洲的中世纪充满了战争、骑士、皇族、教会,无如果有机会也很想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说远了……继续讲游记。
对博物馆意犹未尽,后来又去了古根海姆看现代艺术,去之前与朋友在中央公园闲逛一圈,在纽约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天雨,那时还抱怨天气不好,没想到我们一走那里就地震了,再等我们回国,纽约还迎来了史上最强的飓风,疏散了全城人口,这样看来,我们的运气还是很好的。
中央公园里游客并不多,旅行团更是一个都没有遇见,倒是有很多人在里面慢跑,还有情侣坐在长椅上,一个人躺在另一个人的腿上看书,安静而温馨,就象是诺丁山的片尾镜头。
这张照片是在古根海姆中拍的,展品不允许拍照,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贴满了美元的房间,四壁用一百万一美元美钞贴得满满的,走进去满眼绿色。
纽约给我的感觉很复杂,夜里走在曼哈顿安静的大街上会油然生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好像这里是我曾经到过甚至居住过的地方,或许大都市都是有其共同点的。在这个世界最大的移民城市里,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找到让自己感觉舒适的生活方式,当然,时间有限,我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曼哈顿,听说纽约其他区与曼哈顿相差甚远,在我想来,大概是上海几十年前所将就的“上只角”“下只角”之间的区别吧,但现在上海各个区县都发展得挺好的,不知纽约的布鲁克林皇后以及布朗克斯是怎样的。
很少决定会再去一个地方,但是纽约,一定会再去的。
人海中 《美国之行之四——纽约纽约》
相关阅读: 纽约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