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纽约行记:美国移民博物馆艾利斯岛

1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445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据岛上的官员说,“每3名美国国民中就有1人可追溯他们的祖辈来自海外移民”;而博物馆所印发的简介中则写道,“始自1892年,大多数移民——大约1200万人——在艾利斯迈出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步。”今天,这座巴掌大的小岛已成了“所有来到这个国家安家落户的人的丰碑”。

 

艾利斯岛位于自由岛的西北面,很近,大约相距也就300米吧。其实你站在自由岛上,就可以望见它充满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韵味的红色“城堡花园”了——那是1890年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正式宣布艾利斯岛为美国第一个“联邦移民站”后所修建的,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由于今天艾利斯岛已和自由岛一起被列为自由女神像国家公园,所以游览自由岛后,渡轮会继续搭载你前往下一站,那情形似乎很有点像当年刚刚抵达美国的新移民,经过自由女神像后激动一阵,接着便是让人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移民站——哦,当我站在船舷旁看着渡轮慢慢停靠在艾利斯岛狭长的码头泊位时,脑海里竟又浮现出自由女神像下面所镌刻的爱玛·拉扎勒斯(Emma Lazarus)的那句诗:“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

呵呵,眼前这座城堡花园似乎就是“The golden door”前的一道门槛,只有跨过这道门槛,你才能进入美国。

 

从海鸥岛、艾利斯岛、到美国移民站

也许关于艾利斯岛的故事,要一直追溯到欧洲人进入北美之前——据说当地的原住民勒纳佩人(Lenape)将它称为“海鸥岛”(Gull Island),那是因为岛上丰富的牡蛎与鲱鱼吸引了无数海鸥翱翔上空。17世纪20年代,当接踵而至的荷兰人、英国人登陆这块新大陆后,小岛上的牡蛎成了他们的美食,因此它又被称为“牡蛎岛”。

1770年,一个名叫山谬·艾利斯(Samuel Ellis)的家伙,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手段,从印第安原住民抑或纽约州(?)买下了这座小岛——自此小岛便成了他的私人财产,并因此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艾利斯岛”——呵呵,尽管38年后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繁琐的法律程序,用1万美元将其收归“国有”,但是“艾利斯”的名字却像烙印一般一直沿用至今。

哦,据说当年联邦政府之所以买下这座小岛,是为了防御英国舰队入侵。 1808年他们在岛上修建了一座吉布森堡,和自由岛的前身拜德罗岛(Bedloe’s island)上的伍德堡互为犄角,成了守护纽约港的军事要塞。

不知道历史上艾利斯岛这座吉布森堡是否真正发挥过它军事要塞的作用,但是始自1890年,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正式宣布将它辟为美国第一个“联邦移民站”。

其实美国的移民潮始于更早的19世纪30年代,大批英国、爱尔兰和德国难民因宗教迫害和经济大萧条而开始涌向这块新大陆以寻求新生活。1855年,纽约州在花园城堡(即现在曼哈顿炮台公园的克林顿城堡)设立了最早的移民所。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宅第法案》,允许公民获取土地,从而吸引了大批来自北欧的移民。接着是意大利、俄罗斯、奥地利和匈牙利移民,尽管70年代美国国会开始立法对移民实行限制,但是80年代仍有大约570万移民涌进美国。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邦政府决定在艾利斯岛修建正式的“联邦移民站”,只是由于岛上的吉布森堡太过破烂不堪,所以最初的联邦移民站暂时设在炮台公园旁的驳船办事处,直到1892年1月1日艾利斯岛新修建的移民站启用。

据说那天第一个通过艾利斯岛移民站进入美国的,是一个名叫安妮·摩尔(Annie Moore)的15岁爱尔兰女孩,而为了纪念这个颇有象征历史意义的时刻,移民站还特意送给她一枚10美元的金币。

不过我们今天所见的城堡花园,已经不是最初的那座移民站了,它毁于1897年的一场大火,重建后于1900年12月17日再次启用,这便是如今一登上码头眼前所见的移民博物馆——大理石和红砖砌筑,上下三层,加上四角高耸的四座塔楼,几乎就像一座美轮美奂的殿堂——多漂亮啊,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似乎让当年那些来自欧陆的移民多少感到些许温馨和亲切——有统计说,到1924年美国驻外领事馆正式接管移民检查手续,大约有1200万人通过这里迈出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步。

以后呢?

它成了移民局的“遣返中心”和海岸警卫队的驻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则成为囚禁“敌国侨民”的监狱——直到1954年11月最后一位名叫阿恩·皮特森(Arne Peterssen)的挪威海员被释放,艾利斯岛才被永久关闭。

1965年,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宣布将荒废的艾利斯岛列为自由女神像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向公众开放,以让那些欧洲移民的后代有一个追溯家族历史的地方——1990年,历时 8年耗资1.56亿美元修缮一新后,被正式辟为美国移民博物馆。

 

 “希望之岛”与“泪水之岛”

呵呵,就像当年的移民排着长队走进移民站,如今我们也随着一船船的游客,排着队鱼贯而入走进这座由移民站改建而成的博物馆。

它上下三层,中央是一个宽敞的大厅,拱穹的屋顶吊着水晶灯,二层的栏杆旁插着两面巨大的星条旗,空旷敞亮,据说昔日移民乘船抵达后,首先就得在这座大厅里等候接受检查——1900年12月17日移民站重新启用的第一天,它就迎来了2251名新移民;而后来的高峰期,每天大约有5000人在这里排着长队,等待移民官的询问和检疫。

大厅的尽头摆着四张小台,每张台上都陈列着一张渡轮或驳船所搭载移民的花名册,当年那些移民检查官,就是站在台后对照这份花名单一一审核清点的。检察官主要来自联邦公共卫生局和移民局。


最让移民生厌的,恐怕就是联邦公共卫生局那些自称医生的官员了——他们有着白头鹰一样的敏锐眼力和本领,据说只要经过你身边,就能在短短六秒钟之内“诊断”出你的健康状态——贫血、哮喘、甲状腺肿、静脉血管曲张、沙眼,呵呵,这些都是你无法顺利通过检疫的理由。

而移民局的官员呢?早已准备好了29个“标准化”问答题,包括姓名、原籍地、职业、目的地、以及随身携带了多少钱——大厅两头是一个个小房间,它们被称为“听证室”,喊到你的名字,就得进去接受这29个问题的“问答”,有人叫“交叉审问”,因为常常会突然换上另一个官员问同样的问题;也有人称其为“疲劳审问”,总之你的打醒二十份精神,千万别让检察官抓到破绽,否则你也没法顺利通过——正常情况下,整个检查程序大约要耗费3到5个小时。

呵呵,对刚刚经过海上风浪折腾抵达彼岸,筋疲力尽、穷困潦倒的移民来说,这该是一个多么折磨人的3到5个小时啊,之后便是“希望”和“泪水”——前者通过检查进入“黄金大门”,后者则被拒之门外,或要继续观察,或直接被送上渡轮遣返原籍——难怪,今天博物馆的影视厅里,不停播放着昔日移民站历史的影片,就叫《希望之岛,泪水之岛》。

不过有意思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移民都要经历这种“希望”和“泪水”的折磨的,原来那些搭乘头等舱或二等舱的旅客到达纽约后,就不需要接受任何检查程序便可自由下船,通过海关后便能入境纽约——因为“联邦政府认为,能付得起头等或二等舱的移民应该不会有什么犯法问题,也都会很健康,即使必须住医院也付得起钱,而不会成为联邦政府的负担。而只有那些乘坐三等舱或统舱的移民,才必须由渡轮或驳船转送到艾利斯岛,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健康检查。”

呜呼,自由、平等,想想在自由岛上所看到的爱玛·拉扎勒斯“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的诗——显然现实并不是那回事。

哦,如今昔日审查移民的“听证室”已被连通起来,辟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展厅,里面贴满了一张张当年人们走进移民站的珍贵老照片,或携家带口、或只身一人,但满脸疲惫困惑的神情却似乎都是一样的。照片下还陈列着人们所携带的各式各样的手提箱、衣物、随行物品等,讲述着一个个让人颇感心酸的故事。


一楼大厅左侧有一个“美国家庭移民史中心”,里面至今仍保存着1892年至1924年间经纽约港和艾利斯岛进入美国的2200多万人的乘船记录;而在一副显示各国移民数量的巨大的电子地图上,只要按下国名,便会显示来自这个国家的移民人数——我按了“Chinese”键,当年抵达艾利斯岛的华人累计有284144人。另外博物馆的三楼还设有一间“口述历史室”,收藏着许多移民口述的故事,苍老的嗓音,是一个个不堪回首的如烟往事。

 

“移民荣誉墙”——世界最大的名字墙。

博物馆的西面建有三层的行李房和宿舍,当艾利斯岛成为两次世界大战 “敌国侨民”拘押地时,显然它们就是昔日的监房。东面临海开阔的三角平台,原是岛上最早修建的吉布森堡场址,如今飘着一面巨大的星条旗,而隔着轮渡码头泊位的对面,还建有昔日的移民医院和传染病房。

不过最让人关注的,还是博物馆后面的“美国移民荣誉墙”,一米多高用不锈钢制成的荣誉墙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形,上面镌刻着60万捐款者的名字,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名字墙,显然那不是指场地面积和规模,而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名——他们都是当年从这座小岛上进入美国的。

自然,我不会企图在上面找到我祖先的名字,因为据说他不是在这里,而是在旧金山的天使岛,美国另一座臭名昭著的移民站走进美国的。但是我仍然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在墙上查看名字的一个个游客,说不定他们就能在这面“移民墙”上找到自己祖先留下的印记。

一个老人,杵着拐杖弓着腰在慢慢看着。

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指指点点在轻轻说着。

一个靓女,对着墙上的名单正在拍照,看到我在好奇地打量她,莞尔一笑递过相机——请我帮她按下快门——她指着墙上的一个名字要和自己的先人留张合影。

哦,多么让人动心的画面啊,可惜语言不通我们无法交流,否则我真想跟她聊聊她祖先的移民故事——博物馆的简介中说,“美国人中,每三个人就有一人,能追溯到至少一位通过艾利斯岛进入美国的祖先。”

移民荣誉墙北面隔着海湾就是高楼林立的曼哈顿,这时一缕霞光从乌云后面穿过,雨过天晴的曼哈顿显得格外诱人,那心境,也许就像当年刚通过检查站就要登上曼哈顿,走进“黄金门”的移民。。。。。。

 

相关链接1:艾利斯岛杰出移民奖(Ellis Island Medal of Honor Recipient)

艾利斯岛杰出移民奖创办于1986年,是由全美少数族裔组织联盟(National Ethnic Coalition of Organizations/NECO)为庆祝自由女神像一百周年、表彰移民对美国杰出贡献所设立的。一年一度在艾利斯岛上举行,专门颁发给在各领域表现出色,“在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又能保持自身族裔文化的美国公民”。

历届获此殊荣的有六位美国总统、国务卿、诺贝尔奖得主、高等法院法官、国会众议员、著名将领、成功企业家、社区领袖、科学家等。而在华裔中,第24任联邦劳工部长赵小兰、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别专家李昌钰曾获得过2005年艾利斯岛杰出移民奖。去年,据说有8位华裔获得这一奖项。 



未完待续





途人    《纽约行(13)——美国移民博物馆艾利斯岛(Ellis Island) 》


相关阅读: 纽约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05-22上传,共计4456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