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游走在托莱多的猫咪河畔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51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也许是“玻璃大棚”(Glass Pavilion)吧,又重新撩起我对托莱多的兴趣,于是远足,第三次走进了这座让人感到多少有些困惑的城市……

 

远足托莱多

托莱多坐落在猫咪河(Muamee River)流入伊利湖的入湖口,所以只要沿着猫咪河往伊利湖走就行了,10英里?呵呵,一路还可游览猫咪河的风光。

一早我们首先来到佩里(Perrysburg)老城的麦格斯要塞(Fort Meigs),跨过猫咪河大桥走进猫咪城(Muamee),便已进入托莱多所辖的卢卡斯县(Lucas County)了。沿着河边的乡村公路往东,一路都是豪华社区,公路有一个形象的名字“River Road”,而朝河的别墅不少都泊着私家游艇——当公路穿过90号州际公路的高架桥后,便算是进入了托莱多。

噢,我们首先看见的是“托莱多乡村俱乐部”(Toledo Country Club),一排沿河的乡村别墅,公路北面则是树林环抱的高尔夫球场,阳光下草木葱茏。但也许是经济萧条吧,俱乐部门前十分冷清,停着一排无人光顾的电瓶车,工作人员见到背着背囊徒步而来的我们,好奇地打着招呼。


接着是特拉华流溪公园(Delaware Creek Park),这里曾是印第安特拉华人的家园,茂密的森林公园前立着一块告示:“Pork hours”——“猪时”?原来是指野猪出没的时间——“sunrise to sunset”(日出到日落),看来这里有不少野猪呢。公园旁的山岗上耸立着一座欧陆式的古堡,巨大的石头垒筑,上半载则是红砖砌起,高耸的碉楼就像一顶红色的王冠,虽已残旧,但仍具气势。一定是早年英军的要塞了,我想当然的往山上爬,但是走近后才发现,古堡的门楼上浮凸着“Harvard School”——哈佛学校?我不得不收住脚步,不过直到现在也不得其解。


继续前行,经过托莱多动物园后就算走进城区——哦,插一句,托莱多动物园建于1900年,比咱广州最初的永汉动物园还要早上30多年呢——但越接近城区,公路两边的房子也越发残旧起来,门口的破车多了,街头闲荡的黑人也多了,有的车窗上贴着1000美元,甚至几百美元就可转让的招牌,而闲荡的黑人也总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们,让人多少感到有点忐忑——“River Road”走到尽头,街名变成了“Broadway”——百老汇大街?呵呵,你根本无法与纽约百老汇联系起来,感觉上就是一条“贫民”街区,托莱多又露出她那种让人困惑的面孔。

街区中央堆积着几家像麦当劳这样的“垃圾”快餐店,旁边是一座石头砌筑的大教堂,它无疑是这一街区最高的建筑物了,哥特式的钟楼显得尤为抢眼——回程时不认识路?没关系,只要望见这座教堂的尖顶就行了。教堂建于1886年,被称为“圣卢卡斯路德大教堂”(St. Lucas Lutheran Church)——原来托莱多所在的卢卡斯县就出自这位圣人。

教堂大门紧闭,尽管有上帝的抚慰,但教堂旁那些黑人盯着我们的眼光,仍让我觉得多少有些不安。我们加快脚步穿过社区,沿着百老汇大街一直去到Downtown的猫咪河畔。

 

托莱多的“外滩”

当百老汇大街变成Summit街后,我们走进了托莱多Downtown最“繁华”的商业区,而她最亮丽的景致,也许就是位于猫咪河畔的Promenade公园了。

哦,不像芝加哥紧贴着密歇根湖而建,托莱多其实距伊利湖还有n英里呢。这很有点像广州和上海,毗邻的是珠江和黄浦江,而流经托莱多穿市而过的,便是我们一路走来的那条猫咪河了——河面很宽,完全可以媲美珠江和黄浦江,而河边的风光虽然比不上珠江沿江路和上海外滩的繁华和喧嚣,但已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亮点了。

Promenade公园的西边竖立着托莱多最早的老饭店“奥利弗旅馆”(Oliver House),1859年开业,距今刚好150年。四四方方、红砖砌筑的四层楼房,白色的平顶、高挑的窗户、狭窄的门面,似仍带着那一时期老饭店的影子,尽管里面布置得很豪华,但显然没有多少游客光顾,冷清地让人惋惜。

从奥利弗旅馆沿着一条名叫“天鹅溪”(Swan Creek)的小河往东,很快便来到猫咪河——哦,天鹅溪很有点像上海的苏州河,铁桥也很像外白渡桥,只是规模都小了许多。在上海,一过外白渡桥就到了外滩,在这里,跨过天鹅溪铁桥也便走进了猫咪河畔的Promenade公园。


呵呵,就像外滩的黄埔公园,这里几乎就是托莱多白领阶层的世界,悠闲的人们沿着河边长堤散步、慢跑,或就坐在长凳上、草地上喝着咖啡、晒太阳、聊天和发呆,几乎看不见闲荡的黑人——就好像有一条无形的界限,将人们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公园旁立着一块铭牌,原来这里曾是一个名叫“Industry”的军事要塞,1805年联邦政府就是在这里与印第安人缔结了一份土地条约,诱惑加武力威胁吧,让印第安人不得不割让了超过270万英亩的土地。如今当年参与缔约的六位印第安人的部落酋长仍一一“记录在案”,他们是渥太华人(Ottawa)、齐帕威人(Chippewa)、肖尼人(Shawnee)、特拉华人(Delaware)和Pottawatomie人、Muncie人(呵呵,不知怎么译了)。

不过昔日的要塞如今只是河滨一片草木葱茏的高地,坐在遗址的绿色草坪上,左边是托莱多最具现代化的几座玻璃大厦,右边是亮丽的猫咪河风光,两座现代化的斜拉桥横跨河面,很有点像在黄浦公园眺望浦江风光——只是河对岸不像浦东陆家嘴林立的高楼大厦,而是一片被称为国际公园(International Park)的绿化带,除了餐厅、酒吧外,最抢眼的就是停泊在河边的一艘由军舰改装而成的船舶博物馆(Museum Ship)。哦,猫咪河水显然比黄浦江来的清澈,而成群追逐飞舞的海鸥更是上海外滩难得一见景致。据说从2002年起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一届“龙舟节”,最多时参赛的龙舟队会达到4、50支呢——龙舟源自中国,市政府自然会盛邀当地的华人参与,还会邀请中国秦皇岛这样的友好城市参加,呵呵,这一天也被定为“中国日”(China Day)——不过我很怀疑托莱多究竟有多少华人?连一个像样的华人超市都找不到,只有一个小的可怜的韩国超市和一个更小的泰国超市,要想解馋,最近也得跨州过界去到密歇根的安阿伯,那里才能看到像样的华人超市。。。

 

马丁·路德·金大桥(Martin Luther King, Jr.,Bridge)

沿着河滨长堤漫步,走到Promenade公园尽头时一座大桥从头顶凌空而过,横跨猫咪河。我不由自主地便登上了大桥——它无疑是俯瞰猫咪河和托莱多都市风光的最好去处。桥头的路边立着一个巨大的不锈钢圆球,四面镶嵌着四个一模一样的黑人头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原来这座大桥叫马丁·路德·金桥,纪念的就是这位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哦,托莱多华人不多,但是黑人却不少,24%,且大多聚集在市区——在美国黑人被称为“非裔美国人”,而像咱这种黄种人则被冠上“亚裔”,因为“有色人种”的概念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就连奥巴马竞选时也不能不小心翼翼地回避着。美国黑人大多聚集在南部,相对来说在俄亥俄较少,就说我所住的小镇吧,平常就难得见到几个黑人——“70%以上的白人们享受着乡村小镇的优雅生活”,惟一的例外恐怕就是眼前这座大城市了,而这也成了让托莱多感到困惑的一个难题。

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10月所爆发的种族冲突,托莱多曾因此“名闻”世界——据说事件源自一个自称“国家社会主义者运动”的新纳粹组织,他们在公园集会抗议黑人帮派滋扰白人居民。原来也不过是个20多人的小集会,但很快便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城市种族骚乱,参与的黑人多时有600多人。他们向白人示威者和警员掷投石头和玻璃瓶,焚烧酒吧,破坏便利店,推倒警车、采访车和消防车,并冲入大厦放火,甚至威胁要“枪杀市长”。当局不得不出动了包括直升飞机在内的所有警力,全市150多名警员戴着防毒面具向滋事者发射催泪弹,65人被捕,多名警员受伤,最后还实行了宵禁……

不知什么时候,这座位于市中心最具标志性的猫咪河大桥被命名为“马丁·路德·金桥”的,但显然就是为了抚慰托莱多这种由来已久的种族隔阂。但是每每看见街头那些闲荡的黑人,看见生活在城郊简陋社区无所事事,靠救济生活的他们,难免让人不得不担心,不知什么时候这场冲突就会重演——马丁·路德·金的头像下镶嵌着一块铭牌,上面镌刻着一面美国星条旗,再就是这位黑人民权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所发表的那篇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I have a Dream):


“此时此刻,我们虽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扎根于美国之梦中——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卢卡斯县府大厦

从马丁·路德·金大桥往西,经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往北穿过两个街口,便来到托莱多标志性的建筑,卢卡斯县府大厦——呵呵,宏伟的规模和气势,让人感觉就象是来到了州府大厦。按照我那种胡思乱想的思维,那一定是在与密歇根“分手”后,为了对密歇根将州府设在底特律所做的一种表示吧,否则何以一个县府建得如此气势,又如此规模呢——在俄亥俄州,卢卡斯县不过是一个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大的小县,其“历史”还比不上我所住的佩里小镇呢……。

大厦竣工于1897年,依旧是美国州府大厦多喜欢模仿的国会山模式,只是中央拱穹形的巨大圆顶上,顶着的是一颗镀金的夜明珠一样的标志——哈哈,“伊利湖畔的明珠”,将咱中国人最喜欢的概念套用到这里,几乎一点没错。

它坐南朝北,石头砌筑,四层高耸的大厅显得气势宏伟,宽阔的石阶前立着一尊戴着牛仔帽,腰缠子弹袋、手持来复枪的民兵铜象,似乎仍在记忆着那场与密歇根“分手”时的“托莱多战争”。雕像身后的大门紧闭,呵呵,那只是一个象征而已,想要进入大厦得走西侧的小门——探头窥视,里面不仅要过安检门,还要查包、问话,我这烂英语,想想便打消了进去逛逛的念头。

大厦北面的广场中央,一尊奇特的雕塑吸引了我的眼球——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立着一双美国大兵的高统皮靴,皮靴上插着一把步枪,而枪口则顶着一顶美国大兵标志性的钢盔,呵呵,既抽象又写真,别具创意,还是看我的照片吧。

基座上雕凿着美国所经历的历次世界战争——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到韩战、越战。原来这是专门为纪念托莱多和卢卡斯县在历次战争中的捐躯者所立的。纪念碑前还围着一圈碑墙,中央镶嵌着一个圆形的钢铁浇铸的浮雕铭牌,一只展翅的鹰抓着一枚炸弹,四周镌刻着“Pearl Harbor Survivors Association ”——珍珠港幸存者协会,两侧则刻着在每场战争中牺牲人的名单。

不知为什么,碑墙前的长明火熄灭了,飘落着一些枯叶,倒是在越战的名单前还放着两只精致的小花圈。想想真让人唏嘘——接着呢?在这长长的名单后面是否还要再加上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它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美国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总是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远离自己国土的地方去保卫家园……

 

相关链接:马丁·路德·金几次著名的民权运动

·蒙哥马利(Montgomery)“罢乘运动”——1955年12月1日,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交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警员逮捕,罪名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交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4天后马丁·路德·金发动55000名黑人举行“罢乘运动”——“不与邪恶的法令合作,不给汽车公司经济上的支持”。1956年联邦地区法庭最终裁定,阿拉巴马州在市立公交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律属违宪。

·格林波罗市“入座运动”——1960年1月31日,一位黑人大学生在一家酒吧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入座运动”因此开始,黑人学生进入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提出要求,如得不到满足就拒绝离开,坚持在那里做作业或读书,尽管他会遭到围观和嘲弄。不到两个月“入座运动”延至美国50多座城市,许多大学生因此而被捕——马丁·路德·金为此号召他的同胞,“把监狱填满”。

·华盛顿游行——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率领20多万黑人向华盛顿进军,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不得不在白宫会见了他,并于1964年签署了民权法案;而这一年马丁·路德·金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孟菲斯被暗杀——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清洁工人罢工中,马丁·路德·金在旅馆阳台被暗杀,年仅39岁。他的遇害引发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黑人运动,一度席卷全美125个城市。1986年总统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而他的诞生日还被联合国定为纪念日。






途人    《三游托莱多(Toledo)——猫咪河畔的一点亮丽  》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05-21上传,共计5179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