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美国记忆:哈佛印象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阳光普照的日子,总是让人身心舒畅,每遇到这样的好天气,一定不会错过,在清晨的阳光和轻风里,跟着女儿一起出门去。女儿的实习工作井然有序,每天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我也要自己去寻找一些快乐!

   

从我们的住处出门左转,走不多远就是牛津街,沿牛津街直行约500米,就来到举世瞩目的世界名校——哈佛主校园Harvard Yard,也是哈佛传统意义上的本科校区。


 

没有气势雄伟的大门和大字牌匾,没有保安和门卫,无需任何登记或检查,只是在红墙上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畅通的古老门洞,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走进去近距离感受哈佛的深邃和美好,随意地浏览它的历史篇章。

校园里冲击视野的第一感觉,是那满目青翠的草地上,洒脱地挺立着数不清的巨冠大树,她们的身姿或挺拔或婀娜,肩并着肩,头挨着头,用高大浓绿的枝叶洒下片片绿荫。


 

在那绿树的浓荫下,一幢幢红砖墙的房屋,和那些简洁的尖顶建筑,在清澈明亮的蓝天白云映照下,弥漫着典雅、稳重、大气、温润的气质。就这幺简单,又那么精致,这就是哈佛这个世界名校留给我的直接记忆。      

 
独自漫步来过几次,每次都信步流连,默默走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要说跟咱国内高校的宏大规模相比,哈佛校园的主校区堪称迷你,但其周身散发出的那优雅的贵族气息,却产生了无比强烈的气场,令人沉迷陶醉。

校区由红墙、铁栅栏、红砖楼共同携手,围拢成为一个类似于大院落式的结构,在周边街道、小店的簇拥下,为哈佛学子营造了一片桃源般宁静的求学境地。


   

正值暑假,校园里每天都穿梭着成群结队的游客,有的时候几乎是人头攒动,其中有一多半的游客都说着中文,从此细节可看出咱中国人来美旅游的盛况,独自漫游的我当然也是其中幸福的一员。涌来的每一拨游人,毫无例外都要在约翰·哈佛的塑像前留影纪念。据说摸过这尊塑像的鞋尖就能有机会到哈佛读书,引得我们这些游人也纷纷凑个热闹,一摸为快。来此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异想天开,表达一下心中神圣的敬仰倒是实在。

除了主校区,哈佛的其他各个学院没有围墙,散落在剑桥小镇的各个位置,与小镇自然地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走在剑桥小镇的街头路边,擦肩而过的那些人也许都是鼎鼎大名的学界大腕呢。清晨或傍晚,哈佛独有一股清新而静谧气息,几乎没有一丝都市的喧嚣,只有那些穿梭在岁月时光中的房屋和大树,默默倾诉着悠久的高尚和辉煌。漫步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哈佛校园里,在这融汇了哈佛历史与现代的此时此刻,深深地嗅上几口独特的气息,似乎全身心都被洗涤一清,沉醉了……

 

从网上摘录来一些哈佛的基本历史资料,留作纪念: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学府,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有一部份曾在剑桥和牛津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为了其子孙后代的教育,于是仿效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北美大陆上第一所大学——始称剑桥学院。

  

到1870年,剑桥学院更名为哈佛大学。与此时刚满四周岁的美利坚合众国相比,哈佛大学已经在查尔斯河畔看了140多年的日出日落。因此,人们常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在大学馆前有座铜像,底座上刻了三行字:“约翰·哈佛,创校者,1638年。”其实,这三行字都是不准确的。其一,约翰·哈佛并不是创校者,他只是重要的赞助者;其二,学校不是1638年建校,而是早两年即1636年建立的;其三,在20世纪初叶塑像时,因为找不到哈佛的照片,只好临时挑选了一位英俊的应届毕业生做模特儿,因而,塑像也不是哈佛本人。这就是人们常常引为趣谈的“哈佛的三大谎言”。





淡茶年华     《美国记忆(七)——近看哈佛》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05-07上传,共计1513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