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按照GPS的指引,我们在曼哈顿的边上扫了一下,就直接钻过一个布满垃圾的桥洞,进入BRONX—-我们的旅馆所在地。
BRONX,你没有听错,就是BRONX。
记得1995年成龙拍了一部电影《红番区》,那部电影的英文名称叫“Rumble in the Bronx”(布朗克斯的隆隆声),Bronx,就是纽约著名的红番区。
估计同学们就会问了,你怎么订了这幺一个鸟地方呀?
这都怪我,事先没有做好足够的调研工作。
之前我的脑袋中对纽约穷人区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常听人说起,布鲁克林大桥把纽约的富人和穷人隔在两边,穷人都在布鲁克林,富人都在曼哈顿。
2009年我曾经看过一部李察基尔演的电影:“Brooklyn’s Finest”(布鲁克林警察),里面充满了黑帮犯罪的桥段,尤其是当罪恶的子弹贯穿男主角的心脏时,那种给我的震撼让我始终挥之不去,使得我对布鲁克林产生了戒惧的心理。于是,在订宾馆的时候,我满脑子就是一句话“尽量远离布鲁克林”。
后来在Expedia网站上面找到一个距离曼哈顿岛只有一英里的旅馆,名字叫Days Inn,要说这个Days Inn,也算是一家知名旅馆连锁公司了,至少名声不错。从地图上看,交通也还算方便,出门不远就是地铁,价格也很便宜,平均一晚上137,两个晚上,加上服务费和税总共320美金(这也就是曼哈顿岛上一件普通酒店一晚上的价格)。
再一看硬件设施,还不错,旅馆有免费早餐,有免费停车,有24小时保安。地点也不算偏僻,就在Yankee stadium旁边,就是那个著名的棒球队Yankee的主场,记得在纽约的游览介绍资料中,Yankee Stadium也是一个很著名的体育迷们的圣地。很多球队的拥趸们来纽约看比赛,大多数都住在附近。
似乎看着还不算太差,于是手一刺痒,就订了。
后来,有点不放心,于是上google街景上面去看一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蛋一跳呀。
淡定,淡定,我尽量保持淡定的语气跟大家描述一下吧:旅馆虽然是新盖的,可周围却被两个废车场夹着(所谓废车,就是那些在交通事故中被撞的稀碎的那种报废车)。旁边是一座公路桥,隆隆的车流不断。停车场非常小,也就能停个20辆车的样子,回来晚了估计都抢不上,而且这里距离最近的地铁也需要走两个街区,还都是人烟稀少的楼群之间。
想想都可怕,这要是晚上回来,遇上一两个黑人兄弟,估计我这小体格不够他们一顿划拉的。赶紧转回头想去退订… …他奶奶的,钱都给划走了,说不能退订了,这不是奸商嘛,抱头痛哭~~~
“笨笨~笨笨~笨笨~”恍惚中有人在叫我。原来是前后车辆的鸣笛声把我从痛苦的回忆中拖回现实,哦,原来是后面的车嫌我开得慢。OK,你越鸣笛,俺就越慢慢开,急死丫不带偿命的。纽约司机开车跟中国司机开车有一拼,鸣笛催你是常事的,并线的时候不给你让路也是常事,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很怀念在多伦多开车的日子。
这里顺便讲一下纽约的开车规矩:
1. 红灯不能右转
2. 好多人行横道都是有灯的,就是说,在没有十字路口的路中间,很有可能就骤然出现一个红灯,所以要加倍小心。
3. 很多路上的白色分割线都褪色了,有的时候只能靠直觉来换线,因为根本没有线给你换。
开车在红番区,看看两边,果然名不虚传,街旁到处都是垃圾,太脏了,高楼寥寥,行人少少,周围没有看到一个白人,甚至没有亚洲人的面孔,满眼都是黑人和暗色皮肤的人们,三三两两撮着堆。这些人除了黑人,就是一些墨西哥人和南美土著,都是没精打采的,在街旁或站或坐,眼神木然的看着街上的不多的车辆。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普遍身材肥胖,那是便宜的垃圾食品催生的一种不健康体态。街旁的商户也都是小卖部、杂食店之类的小房子,而且大多数是低矮的破平房,墙上满是涂鸦,绿地稀少,满地扬灰。
这时候,我的心头很有感触,那倒不是一种恐惧,而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痛楚。他们虽然也是住在纽约的居民,可是绝大多数却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是被纽约社会边缘化的一群人。尤其是我开车经过的这一片地区,也就是纽约的南Bronx一带,一直被人们称为“美国最乱的贫民窟”,就算在纽约的贫民窟中,这里也算是最破的。
比起这些生活在底层的美国穷人来说,加拿大的人民幸福多了。我在加拿大住了这幺多年看到过的穷人,都不如今天一天看见的多。
面对着一个贫富分化如此严重的社会,那一刻,我想起了《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让她来纽约吧,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来纽约吧,因为这里是地狱。”
阿广 《2011年纽约纪行(10)– 红番区》
相关阅读: 纽约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