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0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如以30年以前去看美国会是一种感受,如以30年之后的今天再去看美国,又会是一种感受,人们现在的眼光早已变得更加挑剔,更加尖刻了。这次去美国,由于时间短促,到哪里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很多方面不可能观察得很细。不管怎么说,这里的感受也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下面再来谈谈美国的衣食居行。
美国社会的衣食居行,自然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整体社会状况。美国国家的整体状况是,土地面积庞大(与中国相差不多),人口却只有3亿多一点(不足中国的1/4),人口的分布也比较均匀(中国人口且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美国国家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一个历史不长,基本上没有自己传统和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大量移民进入美国之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文化,所以说,美国人的包容性非常大。
应该说这次去美旅游,大致满意,因为到哪里都有朋友接送,不用自己操心,只是惊叹美国社会的确没有自己的食文化。到美国的第一顿饭是在拉斯维加斯吃的,去了一家中国料理店,要了一碗鸭肉面拉面。脑子里其实想着的却是日本拉面的鲜味,现在上海都能吃到很地道的日本拉面,何况在全球最发达的美国社会呢?鸭肉面端上来了,面是又细又硬且不是很热的东西,就像30年以前中国的卷子面放在90度的热水里烧一下就端给了你,面汤是除了盐水的咸味就没有其它的任何味道了,鸭肉更是连筋带皮硬的咬不动,尽管肚子有些饿,但吃了二口,就完全没有了食欲。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种饭店在美国竟然还能生存下去?想得太远了。但随后又想,正因为美国社会的包容性,这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们总说在美国什么料理都有。是的,在美国的确是什么料理都有,但什么料理做得都不地道。美国人对吃不讲究是事实,他们仅还停留在能保证量多肚饱的标准,尚还没有将料理提高到一种文化和一种享受的境界。这次在美国,我特意去吃了各国不同的料理,除了在洛杉矶吃的那“最后的一顿晚餐”之外,其它没有一顿是满意的。这应该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本来就没有自己传统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超市的商品价格很便宜,顺便打听了一下,在美国,自己去超市购物并在家自己做饭的,真要比外食便宜许多,这或许也是美国人外食比较少的原因之一吧,的确很少看到饭店里有坐满人的情形。拿美国的外食与日本相比,价格看似便宜一些,如果加上当地的州税和小费等,实际价格也就相差不了多少了,但日本料理的品味却远远在美国之上。
美国是一个收受小费的国家,特别是在那些饮食餐馆,人们都有支付小费的习惯。小费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当时酒店饭桌中间摆有写着“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便会得到服务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以后这种做法不断延续扩大,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来感谢服务人员的报酬形式,尤其是在欧美国家流行开来。但现在,小费却基本成了不管满意不满意都必须支付的一种制度。
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超市,我想买一些夏威夷产的 macadamia nut,找了半天没找到,问了一位超市的服务员,服务员将我带到放着各种 nut 的货柜前说:nut 都在这里了,你自己找吧。真是白问了,我刚才在这里已经找过了,正因为没有才问你服务员的,最终你还是没有帮我找到。在日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服务员不但会将你带到放着各种 nut 的货柜前,还会将你要的那种 nut 找出来给你,如果该店没有,也会明确地告诉你。但反过来再想一下,美国超市的服务员多是来自国外的移民,有些人连什么是 macadamia nut 都不知道,想到这里,气也没了。
四季景色 《美国西海岸之行(五)》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美国的服务行业,老板给职工的工资很低,职工一部分的收入要靠自己从服务对象那里收取小费才能维生。如此做法,经营者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经营危机间接地转嫁给了被雇用者,久而久之,经营者就不图上进,不去追求更加合理的经营方式,同时,被雇用者也养成了拿小费的当然习惯,客人给小费工作就卖力,不给小费就偷懒,甚至出现不给小费就给你脸色看,还会破口骂客人的现象。或许在美国的朋友会说,餐馆服务员帮你将饭菜端到桌上也是对你的一种服务啊。那我会问:服务员不端,餐馆聘请他干什么?本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支付小费的行为,或许这也要有一个习惯的过程,因在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没有这种习惯。但可以说,在收受小费的国度,你就不能指望能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因为有人为你服务,那不是以他一颗服务的心,而是冲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