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我所了解的“美式教育”(二)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42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你能听这样的人讲美国教育吗?当年北大掀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讨论时,主事者信誓旦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博士课程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我一听就傻眼了:这样的话在美国教育界没有人敢说呀。即使是哈佛这样的研究性大学也一样,本科教育才是核心。不以美国为标本也罢了,但此公口口声声以美国大学为样板,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分明是读书时锁在自己的博士课程中足不出户,本科学院恐怕就没有去过。这样的人来传经,传经者-难免越念越歪。

    
我的书,是着重介绍被这些传经者漏掉的东西。比如,美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其服务社会的精神。绝大多数美国学生,在学期间都打过义工。这不仅仅是做好事而已,也是人家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经验,体会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懂得如何将所学贡献于社会。而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这样的经验。要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也不会期待这样的经验,不理解这种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价值。换句话说,我们的留学生,跳过了人家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

    
我把书名叫“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而不叫什么“美国的一流大学”等等,就是要检讨美国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层面,而非具体的课程。我深信,不了解美国大学的服务精神,就不了解美国大学的社会功能,也很难懂得在美国大学中的成功之路。这是要补充中国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中最大的一个阙失。

    
本书的另一主题,是家庭对美国教育的介入。这当然超出了高等教育的范畴。精英是要从小培养的。越是早期教育,家庭的投入就越重要。与我们关于美国人放任孩子的老印象相反,美国家长,主要是中高产阶层的家长,盯孩子之紧能让你目瞪口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业,辞职当了家庭主妇,没事就到学校当志愿人员。结果,一些富裕郊区的学校,不管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招募志愿人员时,招一个来十个,学校根本招架不住。家长全面介入学校的教学,重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界线。更极端的,则干脆把孩子从学校撤出,自己来教,形成了家庭私塾热。这一问题,我在“美国笔记”的第二种《右翼帝国的生成》中已经有所讨论,但言犹未尽。理当在日后的“笔记”中深追。

    
这种家庭介入学校教育,和中国目前中产新贵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中产新贵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选择好学校,把教育职责全推给老师,最多不就是多花钱吗?用当今时髦的经济术语说,就是教育“外包”。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则认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这种对谁也不放心的态度,建筑在独立的家庭价值之上。在国内,很多人觉得家长和老师间有鲜明的分工,找到可靠的老师,家长就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了。事实上,中国的家庭教育如何重新介入学校教育,是我们培养下一代的一大挑战。在这方面,美国家长的投入精神,是值得我们三思的。

    
美国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社会。我住了十多年,虽然留心观察,从来不敢自称入门。不过,观察总有个起点。我在序言中说过,我写美国,不用启蒙笔法,不会居高临下地告诉读者:人家美国这样了,所以我们也得这样。相反,我宁愿以一个住在这里、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在大学教书的人的眼光,把看到的矛盾、困惑都写出来。而且只要这种观察在继续,写作就会继续。所以,我可以有信心地告诉读者,我的美国笔记的之四、之五,还会不断出来。美国的教育,仍然会是其中一个核心的主题。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2-12-22上传,共计1425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