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80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山巅小路基本见不到多少积水,尖尖团团扁扁细细的耐旱植物的叶子也未见明显水灵。眼见着天空愈发晴朗,白云东一片西一片地团涌而出,心情格外愉快,脚步也格外轻快。然后,小路略略一转,便直冲着山谷而去,今天的目的地观景台豁然而现。锡安国家公园园区浩大,河曲谷深,山高壁陡,岩巨树稀,触目所及皆可入画。于此万千风光之地,居然有一处所在名曰“观景台”,必然别有玄机。观景台其实只是一处高崖,位于锡安峡谷景观区的北端,是峡谷一线的高点之一,也是锡安所有徒步线路中所能到达的最高处。峡谷与维珍河从北而来,在观景台前向东绕了个半环型的弯--称为“大弯”(Big Bend)--然后一路南去,基本没有太大的折转,前次令我目瞪口呆的仙女下凡峰便处于那个大弯的南侧河西。观景台面积虽然不大,但寥寥的三五游人还是显得过于空旷。迎着一只乖巧可爱的小花栗鼠的镇定目光,我迫不急待地走到了山崖边。从观景台由北而南俯瞰,两侧群山耸峙的锡安峡谷南北贯通、尽收眼底。雨后的维珍河水色浊黄,像一条精致的黄丝带,沿着峡谷的走势飘逸宛转,而山脚下的“大弯”令维珍格外灵动多姿。峡谷两侧的花岗石山峦拔地而起、筋骨外露,石壁和山顶零星散落着些许顽强的树木。托了维珍河的福,谷底一派葱茏,在周围禇红、土黄、灰白色的巨石山体陪衬下铺出一条青翠的通道。
曾经给了我巨大震撼和无比快感的仙女下凡峰静静地立于眼前,像一堵斜砌于峡谷之中的残破老墙,上沿参差嵯峨。由于距离较远,高度又比此处低了约200米,不仅分辨不出那里是否有游客,也几乎无法判断哪里才是我前些天曾骄傲四顾的那处小小平台。当然,我敢肯定那段垂仞数百米的“破墙”的长度为800米--从结构由“山”变为“墙”始--那是让我战战兢兢、惊心动魄的800米,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惊悚刺激的山间行走感觉。但现在,那只是横亘于眼前的一段残破石墙。我俯视着它,也俯视着几天前那个紧张攀爬的身影。通往仙女下凡峰的每个脚步、每次颤栗和每一声欢呼,都不过是观景台眼中迷糊难辨的无所谓。高高在上者,纵然曾经历过更多的卑微、梦想、奋斗、挫折、惶恐、懦弱、顽强、欣喜、快慰、得意。。。却总是会在高高在上后无视甚至鄙夷那些脚下的一呼一吸。但,我相信,会有另外一些眼睛,在更高的空中鄙夷着那些高高在上的鄙夷。
崖边石台上嵌着一块圆形的小铜牌,明确标明此处的海拔高度为6508英尺(约为1980米)。有趣的是,牌子上居然煞有介事地刻着“擅动此牌,罚款250美元”,我很难相信这个牌子还在这里的原因是得益于这句250的威胁--至少在我这名中国人的眼里,这样的警告屁用没有。中国党和政府每年都会变着花样地通知、正告、提醒、训戒、惩罚和哀求同志们少整点,同志们还是越整越能整。按照最近极流行的句式,我甚至觉着那个据说因“收受各种贿赂折合人民币57.7万元”而被拿下的无锡前市委书记几乎可算是“中国最美的贪官”了。 两名女游客站在旁边的石崖上,一言不发地望着峡谷。或许是刚才那场雨的原因,整个观景台上的游客实实在在地单掌屈指可数--后来知道那两个先我到来的女游客,也来自于我们的绿龟大巴,是新入伙的团友。20多天一路下来,当初乍遇新团友的那种新鲜感和喜悦早已风平浪静,我对这些将和我们同游南线旅程的新面孔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和踏上北线之旅时的兴奋颇为不同。
我带了一个三明治、两个花生棒、一个苹果和两瓶水,此时此地正是用膳的上佳之选--还能到哪里找得到如此豪奢的餐厅呢?
一只黑鹰慢悠悠地盘旋而来、又慢悠悠地盘旋而走。平展的两翼几乎不动,全凭了气流在空中滑翔,阳光照耀下,翅羽闪烁着透明的光,一圈圈平移的空中轨迹似乎是天地间举行的某种神秘仪式。
转过身取水壶时,发现一只小花栗鼠不知什么时候窜到了我的腰包旁,该是花生棒的味道吸引了它。我拿起水壶、喝水、再放回原处,小家伙就在一旁怔怔地望着,似乎对我没有给它拿花生棒并没有太大的失望。松鼠和花栗鼠是美国城乡四处可见的可爱的小东西,几乎每一位赴美赴欧旅行过的都会津津乐道一番关于它们的故事。在锡安国家公园的两大名胜--仙女下凡峰和观景点--与它们相遇也并不意外,到处都是它们的乐园。在北京,有一处老北京津津乐道的地方--官园花鸟鱼虫市场,那里总有卖松鼠的。每当我路过那里、看到那些在笼子里窜来窜去或是挤作一团的毛绒绒的小家伙们,总是难免会有一些感伤。不知那些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智慧之眼,看到我们的时候,又是何种心情?
登高远望,目光顺着峡谷的走向一直向南,直到峡谷的最远端,天高地雄的奇妙感觉令人心旷神怡,一种莫名其妙的征服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这就是观景台可以从锡安群景中脱颖而出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独特的位置和视角令巨大的峡谷一览无遗,这种俯视之下的峡谷全景绝对称得上独一无二,就算是公园内最为盛名的仙女下凡峰也只能甘居次席。对于初到锡安又没有太多时间一一到访的游客来说,想体验徒步的刺激自然是仙女下凡峰,若想欣赏磅礴壮美的峡谷大景则当属观景台无疑,而且后者的徒步难度虽小了许多,强度毫不逊色。
返程的路途相当轻松。相当多的路段既干爽又平坦、且总是伴随着可以吸引人目光的景色小品,如一株老树、几朵新花、一两只小鸟或蜥蜴、或者是石壁古怪的纹理。只在路过那段红蚂蚁出没的恐怖之路时格外小心,且认真地寻找了一小会儿被我击毙的小暴徒的尸体,未果。
途中的一段峡谷路段越发有趣。高高的石壁本打算让窄窄的峡谷从此幽暗,阳光却总是会从某个意料外的地方破谷而入,将围拢的石壁照出灯龛般的效果,红彤彤的分外妖娆。几名年轻的游客满头大汗地坐在阳光照不到的石壁内侧,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休息。这里距观景台大约还有2/3的路程,看这几位有些透支的体力状况,也许他们需要在观景台上睡上一阵子才能重新积攒出回程的力量来。而每当看到这样疲惫的游客时,我的体力似乎就会瞬间满格。
回到山脚,仰望中的壁立山体高大冷峻、庄严静穆,再度拥有了不庸置疑的敬畏感。就在刚才,它们还在我的脚下、眼底。站在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界、气度和本钱,处江湖之远的蝼蚁们,永远也不会清楚居庙堂之高的仆蚁们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维珍河绕山而过,带着两日来冲刷的泥沙。
游客中心外的小广场上,除了整个公园的沙盘模型外,还有几个公园常见动物的一比一铜雕,脑门鼻尖等部位大多被摩娑得光滑闪亮,显然顺手摸上几摸的不只我一个。等车时意外发现天空的模样又有了些暧昧,本来白得极彻底的大片云朵不知何时多了些可疑的灰色,向以干旱着称的犹他州似乎突然间进入了青春期。绿龟大巴还是停在上次转场时的那个位置,需要从桥上越过维珍河,经过一片草地。浊黄的河水早没了上一次清澈迷人的风韵,但过了桥后的那片草地上居然又见到了几只鹿--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见过的那几只。下午3点,绿龟大巴掉头西南,向着我们也已经逛过了的、我相当不喜欢的赌城进发。
何润宇 《34天环游美国》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