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78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犹他州干旱少雨,遍布石山巨岩的锡安公园却颇有几处有些名气的水景,如以处子为名的维珍河、需涉水溯溪的锡安峡谷,以及翡翠池(Emerald Pool)。有着梦幻名字的翡翠池分下中上三池,既各有独自线路又三线相连而为环路。在锡安的公园手册中,下池线路为容易级,中池与上池均为中等强度,想来都是温柔型的。乘园区大巴至锡安小栈(Zion Lodge)站,三个高低错落的翡翠池线路都在路西。锡安小栈的客房永远都是紧俏的,自驾游锡安的需早早动手预订房间。如果不能在营地享受帐蓬内外的宿营生活,小栈无疑是上佳之选。小栈前是一片阔大的草坪,正中一棵参天大棵,树冠巨大,炎炎烈日下独撑出一方浓荫,许多游客围坐在绿荫中,慵懒地享受着正午的休闲时光。
维珍河潺潺于路西,一架金属拱桥越河而过。站在桥上,两侧高山壁立,维珍脉脉南流,一丝轻风掠过,有一点点难得的清凉。或为防滑计,桥面铺着黑色的橡胶垫,其中一块不明原由地打了一块补丁,不太大的一小块橡胶补丁竟然打了2、30个金属卡钉,便如极善女工的妇人精心补缀过一般。大户人家常常更知道朴简之道,乍富之徒往往财大气粗地炫耀物力。不要说那些王爷,就连那些纯种的贝勒格格们也是不屑于整天嚷嚷着玛色拉蒂爱玛仕的。
桥南不远处的河岸旁有一处马场,数十匹漂亮的洋马悠闲地晃着尾巴。N多年前和媳妇游丽江,在泥泞山路骑马时惊呼连连狼狈不堪,被另一匹马上好整以暇的媳妇好一番笑话。还有几个国家公园在前方等着我们,有机会当试试这种古老的代步工具,或可一正前误。
渐行渐远渐高。回望山谷,锡安小栈的青色屋顶掩映在浓荫中,绿树葱茏,小桥流水,游人聚散从容,颇有中国山水画意境,与眼前身畔高大险峻的巨岩山岭风格迥异又彼此映衬,婉约与豪迈便如此在谷间水乳交融。
三池环线的最优安排是先下池后上池最后中池。沿着山脚山腰的红土小路仍然延续着红色的犹他风格--这种红色是这几日早已熟悉了的--只是有了更多大小石块相伴。路旁偶尔会有提示牌,告诫小心滑坡、请勿乱扔石块等等。高山臂围之中,这样的山间小路自是愉眼悦情。不过,有了隐秘谷和仙女下凡峰这两条刺激线路打底,我对眼前的所谓景致实在兴致不高,只是大步流星地加快步伐,希望早点看到翡翠池--什么样的一池绿水才配得上如此诗情画意的美丽名字呢?
正午的阳光倾泻而下,周围一切都明亮温暖。路边的花花草草逆市绽放着,颜色缺了些水嫩,多了些红土飞尘的影子。小路低洼处偶尔仍可见到泥水的痕迹,表明这两日也下了雨,但雨一定不大,维珍河水仍清,空气毫无湿意尽管抹了很多防晒霜,但光线的力量仍清晰可感。将帽檐全部放下来,草帽般为头颈提供了些阴凉。在炽热的盛夏,一顶管用的帽子真的很管用。几乎没留下任何池、泡的印象便稀里糊涂地走过了下池。前方巨大石壁上有清楚的水印,似是一幅画在山岩上的流水图。石壁下方数百米处有一石台,象嵌在山腰的一个石蚌,上面同样的醒目的白色流水印迹。石台上方,远远可见游人身影。上池藏身于巨大石壁之下,而蚌状石台下便是中池,石台处恰是下池、中池、上池三条线路的交汇之处。脚步愈快,汗腺便工作得愈卖力,对那个传说中如翡似翠的一池绿水便愈加向往。石台同样游人无几,裸露的岩石令空气有了更强的热感。
两位工人在石台下方叮叮当当地工作着,似在修整山路,其中的一位长发飘飘,摘掉安全帽便活脱脱一幅摇滚歌手的造型。我对两位坚持工作在烈日下的资本主义建设者表示了亲切慰问,并与摇滚歌手合影留念。从上池方向缓缓而来的一溪浅水令我的向往开始降温,根据这点水下行的样子,我没办法不马上调低对上池的期待指数。通往上池的小路有许多碍事的石头,这多少增添了些徒步的乐趣。一位孩子妈妈背着几个月大的婴儿从前方匆匆而下,阳光下的小家伙双目炯炯,毫无倦意地四下张望。中西方文化中对孩子的抚养理念实在有太多的差异,要是哪个中国媳妇如此大胆地背着孩子游山玩水,家里家外怕早就千妇所指了。
一个德国小男孩的出现成为了这段徒步经历中的亮点。这位5、6岁的小家伙戴着迷彩遮阳帽、背着大大的水袋背包,手中拎着一根齐眉短棍。小家伙走在几个大人的前面,径直来到我面前,阻住了我的道路,然后举起棍子问我,“你会做登山杖吗?”
这个问题实在过于突兀,还没容我弄明白小家伙意欲何为,一脸憨相的小朋友开始自顾自地讲了起来,“上山路不好走,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登山杖,象我这样的小孩更应该有一个。”
“可是我原来没有,只好现做一个。”
“可是我爸爸不给我做,这个登山杖是我自己做的。你知道做登山杖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吗?”小唐僧举着棍子一本正经问道,旁边的父母咧着嘴偷乐着。
天地良心,我真不知道。
“就是你得找个大石头,不断地磨,磨,磨,然后才能把登山杖磨得光滑一些,就象我的这个这样”
看来小家伙的爹地忽略了这根棍子的深加工问题,这给了小唐僧发光发热和发牢骚的机会。
对面不断有游客出现,看样子上池更吸引人一些。越接近上池,路上的大石头便越多,有些路段几乎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堆垒出来的。我兴冲冲地辗转腾挪,终于到达了上翡翠池。 石壁之下,乱石之间,一方面积约有近300平米的平地,多为干涸的泥地,零星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几块石头,只在靠岩壁的边缘部分有一弯浊水。这里便是传说中规模最大、形状最标致最迷人的上翡翠池。
站在“池”底,仰望山崖,依稀可见曾经水流的样子。现在需要的是想象力。我尽力想象着翡翠池曾经或曰应该的绰约样子:山壁上悬落着珠帘玉瀑般的清流,嘀嗒叮冬地直坠入崖下的绿池,池水荡漾,映射出剔透的翡翠光芒,然后顺着块垒叠加的出口向中池流去。这样的想象很诗意,但毕竟替代不了眼前的失意。此情此景,翡翠池这个名字不仅失去了迷人的光泽,且更象是一个玩笑。三三两两的游客浑身冒汗满脑门冒油地到达此地后,无不被眼前的景象弄晕逗乐,突如其来的巨大反差令人备觉幽默。
循原路返,没多久便来到了蚌状石台的下方,这里是中池之所。一股细流从几十米高的石台顶垂落,未及到底,早在半空中散做一片雨雾台下石壁内倾,一条小路紧贴石壁里侧而行。水势盛时,从这里走过当有由内而外欣赏水帘的机会。现在,只能仰观壁上水痕,再度调笑下自己的想象力。 旁边不远处立着一块导游牌,上面左侧是一段题为“沙漠绿洲”的文字,右侧是一幅大大的图片,画面中石台那股水流处水势汹涌,巨大瀑布从天而降,气势夺人。站在图片前,看着飘荡空中几不可见的那一缕水雾及跟前的一汪浊水,翡翠池的又一个玩笑已不若前一个那么可乐了。毫无疑问,锡安需要更多的水。希望几天之后重访此地时,这里的水能够多一些。
匆匆忙忙转了一圈后,翡翠池的风景和徒步收获与预期颇有差距。如果我先到这里后到仙女下凡峰的话,这一次的锡安之旅定会更为精彩--不仅是景色,还包括节奏。现在,我们的北线国家公园之旅就算告一段落,接下来的目的地是许多国人的最爱--拉斯维加斯。
何润宇 《34天环游美国》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