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77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起因
在美国爱达荷州立公路上,离因支姆14公里处,有一个被司机们称之为"爱达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车带。当正常行驶的车辆一旦进入这一地带就会突然被一股人们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抛向空中,随后又被重重地摔到地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重事故。
据统计,在这同一地点,已有17条性命被以同样的方式断送掉。
在中国的兰州至新疆公司430公里处,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神秘莫测。一辆好端端的、正常运行的汽车行驶到这里,每年至少则发生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尽管司机样严加提防,仍事故不断。交通部多次改建这段公路,但无法阻止不断发生的事故,恐怖的死亡公路。
揭秘
1986年7月的一天,家住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怀特带着家人驾车开始了他们的大峡谷之旅。这是他第一次带着孩子们到大峡谷旅行。汽车行驶在奇伟瑰丽的自然景观中,由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向科罗拉多州方向行进。中午时分,当汽车拐过一个山谷后,怀特眼前出现了一条笔直的公路,这让他心情一下子畅快了不少,遂踩下了油门。接下来便是一家人绝望的尖叫声——一家四口连人带车以极快的速度冲下了山崖,葬身谷底。
接下来的几天里,类似的事故不断发生,尤其让人疑惑不解的是,明知道前面是悬崖,为什么驱车经过这里时,都不约而同踩着油门、而不是踩刹车。魔鬼盘踞这条路上的说法一时甚嚣尘上,在美国人的心里引起强烈的恐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连连惨祸?当地交警对这一地段进行了勘探。
警发现,事故不只是在同一路段发生,而且时间都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之间,驶入悬崖时的小汽车几乎都没踩刹车、而是踩下了油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调查后,交警们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仍无法解释。这使得人们更加相信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左右这段公路。
又一起同样的事故发生后,一名交警随后赶到现场。中午休息时,从公路的一端望去,不禁大惊失色———眼前明明就是一条笔直的公路,哪来的什么悬崖啊?!悬崖怎么就突然消失了呢?难道真的是魔鬼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吗?这名交警大惑不解——难道怀特一家人,也和他一样看不到悬崖吗? 去年底,孝感学院艺术系成立了由陈雪芳副教授任“领队”的视觉研究室。这个研究室专门从事世界上神奇的视觉现象研究。接下“魔鬼公路”这一课题后,陈雪芳副教授带领的视觉小组决定从公路当时修建的情况、交警的回忆入手,找出“魔鬼公路”这些奇异现象的秘密。
相关资料表明:这条公路是1985年初修建完成的,经当地检验部门了解,一切正常,根本不存在塌方问题。但他们不认同这是所谓的魔鬼在作怪,而更愿意相信是大峡谷特殊的地理构造造成了这一连串的惨祸。
那么,科罗拉多大峡谷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地理构造呢?
自制模型初步揭开秘密
驾驶员忽视“U”型弯道
视觉小组首先要摸清的问题是:在交警眼中消失的“大峡谷”,以及这条公路的特点。
陈雪芳副教授通过在美国的朋友找来了修建这条公路时的大量数据、资料,以及当地新闻媒体对事故的报道。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中游、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部,它是地质运动的结果,是世界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平时把度假看得非常重要的美国人,自然对这个峡谷青睐有加。
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他们最终看出公路的特点:它是一条“U”型公路,路面很窄,在远处看似乎就是一条直的公路,根本看不到中间的U型弯度。驾驶员有可能因此与那名交警一样,视觉出现了重叠,看不到“U”字型的峡谷了。
那么,这个假想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陈雪芳副教授让学生李怀琛找来了木条、石膏、自喷漆等材料,制作出了这条公路的模型。如果从上往下俯视,这条公路中间的“U”字型峡谷,看得真真切切。但驾驶员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是从公路的一端往另一端望去。他们顺着怀特一家人开车的方向望去,结果还是不理想。然而,当他们将腰身进一步往下面蹲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和那名交警一样,峡谷从他们眼前消失了!
国内的公路其实也有同样的情况。太原至宁武的公路,1997年改建后,更名为太佳公路,后又更名为太克公路,在这条公路的31km+700m处,有一个又急又陡的“U”字弯。过往的车辆也经常在此发生惨祸。只是导致惨剧的原因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魔鬼公路”不同的是:这个弯道属于陡坡急弯,弯道径小而纵坡度大,而且一般的弯道应该是外高里低,此处却正好相反是里高外低,所以车辆行经此处时往往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容易造成侧翻。另外,这里是从太原到古交的最后一个弯道,经过前面的一段下山路后,司机的精神容易疲惫,注意力分散。 试验到了这里,视觉小组成员终于松了口气:美国“魔鬼公路”奥秘揭开了!
但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这幺简单。种种情况显示,他们现在不过是发现了这条魔鬼公路秘密的“冰山一角”。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接连几个更大的疑问让他们备感困惑。
路上画个池,师生绕道走
精心策划的连环谋杀事件?
一个难以解释的情况是:即便是驾驶员从公路的一端望去,看不到峡谷,但如果随着车与峡谷的距离越来越近,深谷就会出现在驾驶员视线里,驾驶员为什么没有踩刹车,还会踩油门呢?是驾驶员故意将车开进悬崖自杀?抑或驾驶员当时服用了某种精神药物?还是驾驶员根本不知道或者看不到前面有悬崖。
从事视觉研究的人都知道:美还是不美,是视觉给人带来的一种感受,如果眼前的事物让您感到舒适,那应该就是美的。不过,人的眼睛有时候可能会“欺骗”你。为了验证这一点。视觉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一项秘密“实验”——他们找来粉笔、买来自喷漆,对国外的一张“视觉图片”进行模仿——在地上画一个水池。
那是2006年10月中旬,他们将实验地点选在了孝感学院内“车流、人流量最大”的一段路——艺术系大楼前的一个三角地带,那是学生们从宿舍到图书馆、教学大楼的必经之路。
视觉小组先在路上建起了一个封闭的工作区域,他们的实验就在这个黑色幕布里紧张地进行着。两天后,黑色幕布被移开了,用粉笔和油漆绘出的水池显露了出来。那么,路过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视觉小组成员李怀琛对记者说:“那些忍俊不禁的场面让我们这些知情者乐坏了!”
“有一名学生先是在这个水池旁边左看右看,挠了挠头,走开了。过后,他又回来了,还是左看右看,挠挠头。他怎么也不明白:前两天这里还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就多了个水池呢?有名老师骑着自行车路过这里时,发现前面有一个水池,立即刹车下来,挠挠腮,非常纳闷,还用脚探了一探。当他发现这个水池好像不是真水池后,更加纳闷了。怎么脚伸进水池,如履平地呢?当然,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水池后,绕道走了。”李怀琛说,“还有一名同学试着‘跳进’这个池子,大声喊道:这个池子是假的!” 这个实验表明:人们的感官有时候会欺骗自己。那么,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是因“感官的欺骗”而引发的连连惨祸吗?
假如确实在驾驶员眼前出现了这条公路是笔直的“虚假画面”,那么公路的设计者可能是在搞“恶作剧”,甚至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谋杀案——而且是连环谋杀案!这个设想令人不寒而栗。 事实上,大峡谷连串惨祸发生后,当地警察也曾将“谋杀”纳入过侦查视野,但花费了相当精力后,人为因素一一排除。这个猜想因此毫无依据,难以成立。研究一时陷入僵局,陈雪芳副教授和视觉小组的同学们在那一段时间里,为此郁闷不已。
然而,一个意外发现,为视觉小组指出了破解谜团的思路。
意外发现引起新问题
护栏为何“蒸发”成疑团
有一天,一名同学回到宿舍时,他的一名正在玩“暴力摩托”网络游戏的室友抱怨说:当他“驾驶摩托车”经过一段坡底路时,因为坡度的原因,确实看不到坡顶会突然出现一些障碍物或者深沟,等到看到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摩托车手”如果缺乏经验,确实容易发生“车祸”,甚至是“车毁人亡”,游戏结束。
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段“魔鬼公路”也有上下坡度吗?陈雪芳副教授赶紧与美国的朋友联系,并且找来了一大堆资料,发现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段“魔鬼公路”确实存在坡度,从上面俯视公路呈U字状,由于高度差,悬崖就被右段的路所遮盖。因为“魔鬼公路”高低不平所以司机的视线只能看见断崖的那一边,把断崖两边的公路看为一条公路。即使看到悬崖,那时也已经到了悬崖边,再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才造成了这些悲剧。
“问题找到了!”视觉小组的同学一阵欢呼。 正当大家为自己的发现而雀跃时,一名视觉小组的同学在当年的新闻报道上发现了问题,那篇报道上说:怀特的汽车是在冲过设置的黄黑色的护栏后冲下悬崖的。随后,视觉小组决定对所有惨剧发生的时间进行了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出事全部是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之间!这个发现一下子让视觉小组刚因问题解决产生的欢愉被冲得无影无踪。
黄黑色的护栏非常醒目,驾驶员为什么就看不到护栏呢?
陈雪芳副教授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事故发生时,护栏肯定“蒸发”了!护栏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事故为什么总在上午10时30分至中午12时之间发生,而12时以后就没有发生事故?难道真的是“魔鬼”或者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左右这条公路吗?她不相信这些毫无科学含量的谣言,但又苦于找不到任何科学依据。
遇到了这个更棘手的问题,使得研究再次陷入困境,视觉小组不得不从头梳理“魔鬼公路”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