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美国狂野行:丹佛(1)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7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离开拉什莫尔山,我们就该前往科罗拉多州的丹佛了。到了丹佛,我们的西部自驾之旅就结束了。在朋友家休整2天后,就要飞往东部,继续我们的美国行的下半程了。 在怀俄明的首府夏延Cheyenne(位于该州东南角,紧邻怀俄明州和科罗拉多州的州界,距离丹佛很近)与朋友联系,约好在丹佛机场见面。都说贵人带水,我们在开往夏延的路上就见到前方乌云密布,果然一过夏延就开始下雨了,而且雨势不小,看来我们还不是一般的贵人。 我们要赶在下午5点到机场还车,因为在旧金山是下午5点取的车,租车是按24小时计费,超过时间就要加收一天的租金。虽然知道如果稍微迟点还车,租车公司也不见得就会计较,但还是心里不踏实,能准时还车是最好了。而且还要算好让油箱跑空,这是租车公司的小伎俩,租车协议上写明是取车时满箱,还车时空箱。但谁能算计得那么准确,总要剩下点儿。积少成多,每个油箱里留点儿,也就不少了。进入丹佛后,由于大雨,还遇到了堵车,着实心里好一阵紧张。最后是5点半,油箱里剩下能跑3英里的油,到了机场的还车地点,收车的人啥也没说,就是签了个单就完事了。只是但愿在3英里范围内他们能找到加油站吧。 说到还车,不得不说说美国的租车体系之完备:在旧金山机场一出来,一字排开了多家租车公司。取车时,手续非常简单,因为之前在网上有预定,直接找到那家公司的柜台,工作人员只是查看了一下我的驾照(国内驾照,没有公证)和信用卡,就告诉我到停车场的第几排去找,那里有下一步的工作人员。找到那里,只见停了好几辆车,车钥匙都在车上,只要是同等级别的车,可以任选。挑中了,就直接装行李,开车出门,在出口有个工作人员在租车合同上注明了车型等信息就完事了。

等到了还车,离机场还有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有路标导引,写明了还车Rental Return(有时干脆就是Rentals)的字样。顺着路标,轻而易举找到了租车公司的区域,又是一字排开所有租车公司的停车场,将车开进去(进门时还闹了个笑话,看到地上戳出来钉子似的东西,没敢过,等在我后面也是来还车的司机说没问题,开过去就是了。等开过去,果然没问题。原来这些钉子是单向的,从外往里开可以过,只是不能从里往外开),就有7、8个通道,车子自然排起了队等着收车的工作人员前来验收。而所谓的验收,其实就是工作人员过来,收了钥匙,查看一下里程,就完事了。当然,如果租车时没给车上全险,检查的步骤就会多些,工作人员会检查车子有没有碰伤什么的。不过这些工作人员都练就了火眼金睛,所以即便是检查车子,也不会让你等很久的。如果上了全险,车子有了什么问题,也是他们回头去找保险公司理赔,和租客无关了。 还有想提到的是美国的开车。出发之前,不少朋友说美国开车很恐怖,路上的车速都非常高,一定要小心。可是在美国开了车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美国开车比在国内(至少是北京)容易得多。 首先是这里的道路都非常好,即便是到了乡村,路也是非常平整。除了大峡谷西缘外的土路以外,就没见过路上有坑的路;其次,道路设计也非常合理,比如在远距离的双向双车道的路上,隔一段距离,其中一个方向上就会有多出一个车道,路牌上注明:行驶缓慢的车请靠右行驶,左侧车道仅供超车使用。过了几英里后,多出来的车道就消失了。这是专为超车设计的。所有的车辆到了这里,都会很自觉地靠右行驶,让压在后面的车超车;再其次,路上行驶的车辆虽然车速是很高,但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

车辆不会随意并线,并线前一定打方向灯。所有车辆不会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超过前车后,如果不是前面很短距离内有其他车辆需要超越,就一定返回行车道。主路上的车不用理会支路上的车,因为支路上的车到了路口,一定是停住车,观察路口情况,在确定主路上的车都已经过,而且后面没有来车时,方才转入主路。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车辆都是礼让为先;再其次,所有行人都走人行横道,所以在行驶过程中,不用担心过路行人的问题。只是到了没有交通灯的路口,车辆一定礼让行人,见到路口有人,一定是将车完全停住,等待行人过去后,车辆再走;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除了大城市以外,路上的车都不多,有些地方是很少。比如我们在怀俄明大平原上时,前后能看出去十多公里去,可是有时竟然一辆车也看不到。 有了这些规则,开起车来就非常省心,不用总是担心会不会这里窜出来一辆车,那里冒出来一个人的。精神负担没有了,自然就轻松愉快了。 不过这些规则的一大前提就是车少人少,如果在北京也照这个规矩开,好倒是好,就是估计一步也挪不动了。

让了一个,后面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等着。记得刚从欧洲回到北京时,开车上街,就非常不习惯,到了路口,刚把车停下,准备看看主路是否有来车,后面的车就开始鸣笛催我;到了人行横道,刚刚停下,准备礼让行人,后面的车又开始催我;某个路口,终于没有后车催了,可是人行道上的人流就始终不间断,等到后来实在没耐心了,只好和行人抢道。后来发现,这些好规矩在北京完全不能继续了,又恢复了见缝插针、欺负行人的行为,真有种逼良为娼的感觉。 进到租车公司的办公室,朋友已然在那里等我们了。经过了10多天荒凉西部的旅程,见到朋友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拥抱拥抱再拥抱。简短寒暄之后,上朋友的车,回家!这些天开车,总是要随时注意路牌,注意限速标志,虽然大部分地方的路都很好认,但总归心里有点儿负担。而坐车的感觉还真不一样了,可以完全不理会路标闪过的大牌子写的什么,也不用担心出口是不是错过了。感觉就一个字:真爽! 到了朋友家,桌上放着早就准备好了茶点,喝着热茶,吃着朋友自己烤制的蛋糕,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看她在厨房里忙出忙进,这感觉,比回到自己家还舒服呢。 朋友来美国已然20多年了,现在也很有成就,住的是2层楼的大house,里面的布置非常艺术、雅致,house后面还有个大院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不必说,刚才去接我们开的车是宝马的X5,着实是个大大的成功人士。 不过朋友虽然来美已然20多年了,可是做菜还是中国菜,扑啦啦摆出了一桌子,全是我们这些中国胃看着流口水的东西,很快,一桌子菜就所剩无几了。 随后的2天,朋友带我们在丹佛转了转,看了她家社区的各项设施,算是对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了非常表面的认识。 这里有各种运动场馆,分散在社区的不同地方,比如有游泳馆、溜冰馆、篮球馆、壁球馆等等,规模都挺大,而且都很正规。只是使用的人真少,游泳馆里有三个泳池,有热水的,有儿童的,还有标准泳池,但也就看到一、二个人在游泳。

同样,溜冰馆里有2个冰场,一个是滑冰用的,里面有一个人;另一个是打冰球用的,里面有一个人。 这里可真看出美国的浪费了。支撑这幺多场馆的运转,需要多少能源呀。消耗了那么多能源,可是真正被利用的比例却极少。美国总说要环保,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看第一个要节能减排的,就是美国。 在社区设施中,图书馆非常实用,这和英国的图书馆体系是一致的: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网站。更重要的是各个社区图书馆间是互联的,所有市民都可以在网上查看所以图书馆的藏书。如果在自己的社区图书馆中没找到想要借的书,但在其他社区图书馆中发现了这本书,便可和自己的图书馆联系,告诉图书馆要借的书在哪里,社区图书馆就能将这本书调过来,看完还到自己社区的图书馆即可。这确实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居民提供了最方便的服务。图书馆的借还手续都非常简单,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自助式的:借书时,将书上的条码在机器上一扫,系统就记录了你在什么时间借了哪本书,还会提示需要在什么时间内还。等还书的时候更简单了,直接放进图书馆门外墙上的一个箱子里就行了,工作人员拿到书后,在机器上一扫,系统自动就将你的借书记录截止了,非常方便。 国内的图书馆,我还是在上大学时用过,自从离开学校,我就没再进过图书馆。不是我不再看书了,而是国内的图书馆很难使用。首先是很少,家的附近未必能有图书馆;其次即便有图书馆,办理借书卡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似乎不是所有人都能办理的。真希望国内的图书馆也能想人家学习学习,让这些资源能被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

在社区逛完了,朋友又带我们去丹佛的著名景点—红石剧场。这是一个建在天然红色巨石间的一个露天剧场,红石的巨石仍然是我们这一路下来常常见到的、类似大峡谷的红色砂岩,只是规模相对较小些。露天剧场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就有当地人自发在这里聚集,并进行各种表演。到了20世纪初,原《世界杂志》的老板J·B·沃克卖掉了杂志社后,用所赚得钱买下了这里,并将它命名为“太阳神花圃”。他在开园仪式上举办了一场由25人的管乐队所吹奏的音乐会。1908年,沃克开始修凿露天剧场“Amphitheatre”,灵感源自古罗马的竞技场。同年9月剧场竣工后举办了一场“灯笼节演出”,并在山崖上燃放焰火。这是露天剧场建成后的首场演出。 1928年丹佛市政府花了5万多美元,从沃克家族手中买下太阳神花圃,并将它正式改名为“红石公园和露天剧场”,并于1936年重建,1941年重新落成。因为山谷里天然的回音效果,从一开始,就受到美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追捧,成为国际上最有名的露天剧场。从1947年开始,这里每年都会举办音乐节,而每一季的第一场演出,则被称为“复活节旭日崇拜”,很多世界有名的乐队和顶级交响乐团都以能在这里演出为荣,有名的甲壳虫乐队第一次到美国的首场演出就选在了这里。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2-08-03上传,共计3778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