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波士顿后湾行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0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波士顿时,我们下榻在后湾一家公寓楼里。一晚,我随潘小松先生到灯塔山和联邦大道去散步。他是一个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十分敏感的人。和他一起散步,真是一种文化的享受。

一进入灯塔山,迎面是一幢幢建在平缓山坡上的房子,铁柱圆罩路灯,幽幽的,将灯光洒在红砖的人行道上。我们仿佛来到英格兰或一座爱丁堡小镇。

每家的窗户在夜色中敞开它们的心胸,具有一种新英格兰独有的氛围。窗棂上,门庭前,草地上,甚至木栅栏上,都种满了鲜花;在夜色中只见点点朦胧的黄色、红色和紫色。草地上百年的大树,粗糙的树皮告诉你它百年的故事。一个个亮着灯光的门廊,精雕细刻,装饰着镜子、铜雕像和盛放雨具的松木家具,多么精致!挂着惠斯勒油画的雪白的墙,装饰着松木的天顶,铜雕框中的、壁炉架上的镜子,和窗外的夜色融成一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一种书卷气。

我们在幽暗之中、在卵石镶嵌的小路中盘桓,寻觅奥本山街131号,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曾经居住并创作他的著名小说《黛西·米勒》的地方。潘小松终于在一棵大树前找到了。我们静静地伫立在街心,望着笼罩在阴影中的楼宇,一动也不动。我们站在那儿,几乎成了一种朝圣。

亨利·詹姆斯12岁离开美国前往欧洲,16岁从欧洲回国,27岁又前往欧洲,老年时从欧洲归国,但终又不能适应故国的生活再度前往欧洲,最终老死于异国。

那住宅空无一人,似乎被人遗弃了,到处落满了记忆的尘埃。亨利·詹姆斯在欧洲时,一直坚信他的另一个自我一直居住在纽约第 5大道,他度过了童年的住宅中,居住在灯塔山、剑桥镇、弗莱西池塘。度过童年的地方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任何别的地方所不可替代的。他对朋友说,不管他对欧洲多么向往,但心更多地属于美国,而不是属于欧洲,因为他与美国有一种更为自然的关系。是的,他对美国土地——他生于斯和最终葬于斯的土地,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源泉。在欧洲,他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土地上,始终是一个陌生的人。

他的心灵似乎始终被美国和欧洲撕裂成两半,始终处在矛盾与困惑之中。在欧洲,他一直关注着美国,企图理解它。但是,在他和故国之间始终存在着深深的鸿沟。他认为,基于丰富而复杂的历史、习俗、礼仪之上的欧洲文化比美国文化更为深厚,更为丰富,更富有人情味。欧洲的高级文明正是美国生活所缺乏的。他抱憾在美国没有城堡,没有古老的乡村农舍,没有爬满青藤的遗址,没有牛津,没有伊顿公学。

亨利·詹姆斯是一个移居国外的人,他小说中的人物也大多是移居国外的人。他想逃离美国,逃离灯塔山,然而,他从没有在真正意义上逃离过,有一种“奇怪的必然的触角”在将他往回拉。这也许是所有像他这样人的一种悲哀和一种伴随终生的困惑吧。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1-03-14上传,共计1083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