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石预订优惠

美洲华人博物馆

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0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纽约华埠的茂比街上,有一所只有两个房间的小巧博物馆,它盛满了老一辈华人的回忆和ABC们(对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孩子的称呼)永远也不会经历的故事。

茂比街七十号的门口,一边一个坐着卖中国小商品的华人妇女,推开朱红色的两扇对开大门,走上二楼,就可以看见这间在华埠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美洲华人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分为里外两间,几乎没有玻璃隔离,一些展品参观者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展品的数量费些时间差不多可以数出来,每一个展品都似曾相识。

唐人街老店的金字招牌,虽然已经褪了色,却仍旧让人联想起当年的门庭若市。已经生锈了的一个世纪以前的缝纫机,似乎还能踏出早期来美华人车衣工工作时的节奏。而需要用火加热的铁熨斗和水喷雾器又让人们看到了华人洗衣工最早的生活。车衣业与洗衣业至今在华人社区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手工刺绣的真丝裹脚拖鞋,是这里为数不多的放在玻璃下展出的展品。鞋的主人是一位一九一四年移民来美的华人妇女,在美国的日子她再没有穿过这双鞋。据说这双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件展品,有人认为裹脚这种有点奇怪的审美观念与当今美国流行的身体栓装饰环和纹身等风俗有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已经模糊了的全家福照片、华人过节时舞起的狮子头、一封封给海外游子带来安慰的家书、麻将牌、玻璃药瓶、章回小说,等等。每一件物品都曾是华人亲手使用过的。有一些在失去作用后被主人捐献给博物馆,更多的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垃圾堆里、旧大楼的拆迁工地上以及钗h不为人注意的角落中捡回来的。

美洲华人博物馆的前身是华埠历史研究社,从一九八0年开始收集与华人和华埠有关的文物资料。那时,老一辈华人商店的租约纷纷到期,第一代ABC也长大成人,不少华人开始搬出华埠,有的老店也关门或改建,一些老旧的物品甚至当初从中国带来的家当都被憧憬着新生活的人们放弃了。据说当时纽约的博物馆都对华人主题不感兴趣,没有人去注意更没有人收集华埠的历史,最终是华人站出来挽救了自己的历史。“虽然有人觉得这些东西的历史不够悠久,但将来它们总会变成写满历史的古董。”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每一件展品都珍爱有加。

在经过了十二年的收集之后,一九九二年美洲华人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就是现在的地方,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的二楼。工作人员一共有八个人,其中七个是ABC,另外一个出生在香港,他们非常喜欢现在这种“非常特别”的工作。去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的酗h芬在博物馆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每天为参观者讲解。她说平常来这里的大多是外国人,一些到华埠参观旅游的客人基本上都会到这间博物馆参观。

住在纽约的巴勒林先生已经不只一次来这里了,他说不清为什尹荂A但他说:“为什中ㄗ茤O?”他家里有一些有关中国的英语书籍,他从那上面知道了一些中国的事情。“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他对中国很感兴趣,在没有机会去中国之前,他就在这间小小的博物馆里满足自己的心愿。像巴勒林先生一样,走进这间博物馆的很多西方人,在理解西方历史的基础上,对美国华人社区的历史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博物馆准备的大部分资料都是中英文兼备,而且英文资料更加丰富。去年,博物馆出版了VCD介绍美国各地的华埠。

好象是对开馆十周年的庆祝,今天晚上博物馆向公众介绍了它的历史和收藏。馆长陈丽妃说,美国华人的生活在逐渐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保存这种改变的记录正是美洲华人博物馆的使命。博物馆目前正在征集有关“九一一”以及华埠和亚裔社区所受影响的图片、艺术创作、物品、资料等,准备在“九一一”周年当天举办一个名为“复兴华埠:‘九一一’藏品”的展览。

这间小小的博物馆不仅帮助人们理解华人的故事,而且也使故事继续下去。(赵海燕)


相关专题:美国唐人街


正文完
全球早鸟优惠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09-07-03上传,共计1505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